许杰
缘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无法解释却令人着迷。像是冥冥之中注定似曾相识,又像是埋藏在心底的那次美好的邂逅。又或许,于我而言,缘分是座桥,是一所引领我通向梦想彼岸的幸运桥。
2007年夏天,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我来到了日出初光先照的海滨小城,这个让我倾慕已久的东方太阳城。蓦然回首,不知不觉间,我竟与她一起成长了16年。
日照是一块山水福地,是我的幸运之城。在这里,我完成了我人生中几次重要的蜕变——学成、安家、就业。2014年夏天,我踏上教师队伍的列车,走进了“红色薪火,代代传承”的曙光小学——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那是一座激情涌动的革命摇篮,那里革命斗争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痕;那里革命志士舍生取义,前赴后继,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我有幸作为一名曙光小学党史纪念馆兼职解说员,带领着孩子们追寻烈士的足迹,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历史。我追溯这所百年老校的前世,探究她厚重的文化积淀,记录她不停向前的脚步。
取舍皆有度,得失唯自知。2020年夏天,带着对后村热土的恋恋不舍,我选择了挥手作别。缘分一线牵,离开后村,我毅然选择了同样有着百年厚重历史的日照市东港区第一小学,开启了我的第二场追梦之旅。
东港一小,前身可追源到元至正十一年(1351)的日照儒学,清光绪年间先后改建奎峰书院,改办日照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园内原有文庙,是儒家文化的传播之地。民国之年(1912)清亡,改“学堂”为学校。此后百年,几迁校址,数易其名。2017年9月定名为“日照市东港区第一小学”。
世纪风雨起,沧桑写辉煌。百年来,儒家文化深深根植于这片红色沃土,日月更迭,岁序更新,不曾改变的是那代代传承的儒家文化。新时代背景下,东港一小立足儒家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不断的探索中,打造了“戏曲+诗词”双品牌文化特色,为师生插上腾飞的双翼。走在东港一小的校园里,脚踏学习大道、瞻仰孔子雕像、徜徉君子长廊、畅游雅和花园、驻足儒文化大厅、拾级诗词台阶、尽览二十四节气诗词墙、流连同心圆诗社、漫步戏曲文化墙。校园处处皆诗意,师生人人气质华。
千年海曲底蕴深厚,百年老校桃李芬芳。身为东港一小的一名教师,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走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儒雅学子了解百年老校的世纪沧桑,遍寻千年海曲的前世今生。
东港一小西邻东港区政府,自古以来就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据悉,东港区政府大院坐落在日照县衙旧址。现院内犹见两棵古老的湖北海棠相邻而栖,历经三百多年风雨沧桑,依旧生机勃勃、独占春色。历史上许多文人志士用诗词记录了古海曲的时代繁华。“唐初四杰”骆宾王的《海曲书情》诗曰:“江涛让双璧,渭水掷三钱。坐惜风光晚,长歌蚀瑰然。”光绪十一年知县成永健《初至海曲遣怀》诗曰:“歧途历尽复何论,海曲山深到郭门。百道横流千彻壑,一株松下几家村。”古往今来,海曲见证了多少人的得意,又慰安了多少人的失意。
春来花发,以文化人。从区政府向南是海曲印象文化广场,前身是日照县衙家属院。观今日之海曲印象文化广场,满满的时代感跃然而上。广场位于日照老城区发展核心,这里承载着“老日照”悠久的历史文化。广场南边的海曲图书馆,为老城区的文化寻了一处静谧之地,目前已经成为老城区居民尤其是孩子和青年学生喜爱的文化休闲空间;广场中间的海曲印,南北两侧设计的古典园林中月门的形态,形象地表达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时的场景,引得游人驻足观看,啧啧称奇,今日已然成为展示日照文化风韵和老城记忆的标志性主题建筑。与海曲印同在一条轴线上的文化广场、海曲档案馆、海曲音乐厅,以及广场西边的海曲坊也相继建成,都将会是老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畅游海曲印象文化广场,春风拂面,观一树春梅深红浅红,赏满园娇杏含苞待放,浸润于浓浓的海曲文化之中,油然感叹道:“好一个精彩蝶变!”
瞧,广场上,孩子们正在尽情玩耍,荡秋千、赏杏花、玩白砂、放风筝、赏喷泉,自由自在,不亦乐乎。有的跟随着大人追寻红色足迹,尽览海曲记忆图片展,纵享海曲印之胜景,品读古代日照名人轶事……玩累了便走进海曲图书馆,在满是书香的殿堂中觅一方净土,择一角静读。纵观广场内外,时时处处是风景,角角落落有文化,真真是读懂了“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的真谛。
海曲文化源远流长,更应代代传承。今日海曲文化之物化工程的崛起,正赋予了东港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海曲图书馆的建立、《海曲文学》系列丛书的发行,已然成为东港区文化振兴、文化富强的最好见证。
美好的事物总会惹人心醉,城市也是。日照这座小城有着无穷的魅力,今日之精彩蝶变令人赞叹,昔日之古朴繁华引人入胜。久居他乡即吾乡,十六载光阴匆匆而逝,择一城栖息,览一城芳华。我庆幸在新时代的今天见证她的繁花锦绣,为她的蓬勃发展奉献一份薄力。我也庆幸,有缘作陪一起成长,我愿用我的笔尖为她绽放这一路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