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小学阶段诗教融合创新策略探究

  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传统文学的瑰宝。我们致力于《小学阶段诗教融德的策略探究》课题研究,梳理小学阶段教材中130多首诗词,探究诗教融合创新策略。

诗词融合创新教学的内涵
  诗词的语言规则与我们当下使用的文学语言规则有显著不同。诗词的语序不完整、意脉不连贯、思维具有跳跃性等特征,使得小学生在阅读、学习诗词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障碍。因此,在诗词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披荆斩棘”,通过运用音韵之乐、意境之美、学科融合等诗词融合创新教学策略,助力学生顺利理解诗词、感知诗词意境、掌握诗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词教学融合创新策略,就是在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路径等方面探索创新。与传统的诗词教学策略不同的是,融合创新教学策略中融合多感官、多维度的元素,让学生感知诗词的方式更加立体化、更加生活化。
  诗词教学融合创新主要包括两点:
  (一)深入剖析,立体呈现诗词。诗词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教师首先应当对诗词深入剖析,完整、清晰呈现诗词所描写的对象、意境、思想,让学生如同围坐在古圣先贤膝下,聆听其叮咛一般,直达诗词要义。
  (二)讲究方式,巧搭学生与诗词的桥梁。学生在明白诗词要义之后,会更加喜爱诗词,而非对着深奥、生涩的文字“嚼之无味”。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诗词文字呢?让诗词插上现代化的翅膀,飞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唱一唱诗词;拾起学生爱不释手的画笔,画一画诗词;打开学生童声童趣的话筒,赛一赛诗词……这些诗词教学融合创新的策略,为诗词教学开辟绿色通道,从而让孩子们坐上直达车,畅游在诗词的海洋。

诗词教学融合创新的策略探究
  (一)音韵之乐加持诗词融合创新教学
  诗词中平仄安排、节奏调控以及韵脚搭配等,不仅有效帮助诗人传情达意,而且还让诗词朗朗上口,颇具音乐性。这与我国历史悠久的诗乐传统、唐诗宋词元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密不可分。不仅古代有“诗词+音乐”的传统,近现代更是涌现出了许多传唱古诗词的乐曲。让时间轴切换至近现代,当代乐坛也不乏诗词乐曲的魅影。歌星邓丽君在音乐专辑《淡淡幽情》中收录了12首诗词;陆毅、张静初合唱的歌曲《明月光》中植入了李白的《静夜思》;“音乐文学”才子方文山,其创作的作品富有古韵,透出典雅之美,如歌曲《东风破》《菊花台》《兰亭序》等。
  因此,在诗词教学的课堂上,以歌和诗,让传统的诗词与现代流行曲调相融合,吸引学生兴趣。学习前,教师可以在《经典咏流传》上搜索本课学习诗词的曲目,播放给学生听。现代化的演奏方式、经典的诗词、优美的旋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轻声吟唱。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慢慢熟悉了诗文,教师再辅以解析,学生便能感知诗人所需所想,走入诗人的心田。当学生沉浸在诗词世界时,请学生分享对其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掌握。音韵之乐加持诗词融合创新教学,深挖诗词内涵和人文价值。
  (二)意境之美赋能诗词融合创新教学
  诗词鉴赏与学生的想象密不可分。沃尔夫冈·伊瑟尔曾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召唤结构”。“召唤结构”就是指空白之处与未定之点,构成一种开放式的结构。这一结构特征召唤接受者参与再创造,使空白处、未定点变得充实、确定、具体化。诗词的不连贯、跳跃性等特征,使其具备“召唤结构”。教师在诗词教学时,循循善诱,层层分析,将诗词空白处、未定点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想象,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例如,在教诗句“山一程,水一程”时,反复阅读,激发学生想象,在脑海里浮现“人”跨越山水的情景。意境之美赋能诗词融合创新教学,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三)学科融合深化诗词融合创新教学策略
  诗词具有极大的美育价值。“诗画同源”,许多诗词具有画面感,在教学诗词时,渗透美育教育。在朗读诗词的时候,通过阅读诗词文字,在脑海中形成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再通过纸笔将画面呈现在眼前,让学生对诗词更有画面感。
  例如,在教学《锄禾》时,让学生根据诗词所描写的内容加以拓展,把诗中描写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把《锄禾》诗中所讲述的画下来。首先,确定绘画主角——— 农民伯伯。接着,绘画场景为:田地里劳作。使用工具:锄头。劳动时间:中午。劳动背景:天气炎热,烈日当头。劳动感受:挥汗如雨。让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分组交流等形式,将以上诗词细节挖掘出来。之后,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每名学生都是带着自己对诗词独一无二的理解进行创作的,都是学生灵感与诗词的融合。除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融合能够深化诗词融合创新教学策略,还有体育、科学等学科同样能够根据诗词的特点进行有机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学科融合中深化对诗词的理解、掌握。
  以诗为魂,以诗为友,致敬经典,守望传统文化。小学课堂中诗词的教学需要高度融合创新意识,使跨越千年的诗词文化育人价值最大化,助力学生在诗词的世界中汲取智慧、健全人格,走向更加美好、富有诗意的未来。
  (日照市东港区石臼小学 战伟)
  本文系日照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24—279)研究成果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学阶段诗教融合创新策略探究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