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小桓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从“三无村”到“红旗村”,这村容村貌悄然变化的背后,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以行动践行为民初心,对党和人民许下的郑重承诺。
现年48岁的张玉龙,是莒县城阳街道第二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扎根基层六年,他先后担任莒县城阳街道陶家庄村、马家桥子村、岔河村的“第一书记”,共争取项目16个,注入资金500多万元,为民办实事65件,化解矛盾纠纷46起……
六年来,张玉龙用心干好每一件事,对派驻村的承诺任期内全部兑现———先后发展7名党员,储备10余名年轻后备干部,派驻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创新“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队+网格员”管理模式,构建起一张覆盖全村、遍及每户的党建服务网……
“多年的难题解决了,大伙儿跟着你干肯定行。”2020年12月25日,家庭困难的蒋大爷接过新楼房钥匙的那一刻,满含热泪地说。
多年前,陶家庄村计划盖大龄青年楼,但因为部分土地性质不符合规划,项目搁置10余年,村干部都觉得难度大,没人愿意碰钉子。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硬道理,想实现突破性发展就要啃“硬骨头”。张玉龙上任后,他白天问政策、跑部门、办手续,晚上和村干部一起研究商量方案,最终争取到指标,彻底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这样的事情,在张玉龙六年的基层工作中,仅是一个缩影。敢啃“硬骨头”,敢打“攻坚战”,六年来,汽车里程表增加的9.8万公里成为他驻村工作最好的印证。
“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必须冲锋在前。”六年来,张玉龙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