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葛成才
徐小云(字凤桐),是一名年轻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从2015年开始,经过9年的学习,奠定了扎实深厚的花鸟画基础,她师从著名画家唐建教授,作品独具一格,充满倔强与坚韧的气息,有一种自如生长的天然趣味,画风崭露出一位青年女画家的个性和才气,多次参展获奖,备受大众喜爱。
徐小云出生于莒县刘官庄镇徐家庄村,父亲徐爱华自幼就喜欢写写画画,梅兰竹菊四条屏在当地小有名气,母亲朱桂秋是一名有着30多年画龄的省美协会员,擅长以石榴树、梅花等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从小生长在书香家庭的徐小云,耳濡目染,渐渐的喜欢上了书画这门艺术,但徐小云真正专业学习字画,是从2015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和2019年读博开始。那时,她在著名画家唐建教授的热心教导下,潜心研究起书画艺术。
徐小云学过设计、画过工笔,近几年主要画写意,这些学习经历造就了她综合的创作能力和思考方式,她从不放弃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探索,且敢于突破和转型。如果要对她进行艺术创作的特质做一个总结,用“很勤奋”“能静心”“有灵气”来形容她应该是较为恰当的。她的花鸟画呈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工笔,二是小写意。她的工笔有意笔的成分,既精谨又大气,设色古朴、雅致。小写意是她在读硕、博期间,跟唐建老师系统学习之后才开始的,她意识到工笔更偏向“画”,而写意更偏向“写”,于是一直刻苦训练笔墨功力,坚持练习书法,将小写意的色彩让位于笔墨,只稍作点缀。她的工笔和小写意看似分属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却有共通之处,她的工笔中有写意的成分,她的小写意中也有工笔的成分,工写相融,切换自如。欣赏徐小云的画,潇洒大气,用笔果决,与她秀美的个人形象有所反差。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画正好反映出她果断、坚韧、质朴的性格,她通过“笔墨”转化的绘画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她的笔力是常年训练习得,下笔的稳和准离不开对物象的观察入微。她的创作基于写生,能透过对事物的观察代入自己的思考,达到“超以象外”的境界,她擅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里种的玉兰、石榴、竹子等,都是她下课期间写生的对象;她也会利用节假日外出写生,一画就是好几个月,比如在云南的植物园画竹、村落画古梅,所以“竹”和“梅”也是她画中较为常见的两种题材。也有认为人她的画较为传统,但坚守传统方能追新,保有初心、持有激情、握有技法才能为后续的求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辛勤的汗水换取了今天的硕果累累。徐小云在国内画坛已逐渐崭露头角。她的作品《夜雨榴香》入选《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专业优秀毕业作品集》;作品《冰雪姿》《香雪海》《第一春》参加“第十届中国画节”《梅花品格—中国精神—— 全国中国书画名家画梅作品大展》;作品《秋恋》入选由中国美协和山东省文联主办的“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金沙河畔》入选“山东省第八届泰山文艺奖”并获三等奖。作品《河畔清音》入选由中国美协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主办的“第八届民族百花奖。”作品《三月花开情长长》入选由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作品《春暖花开》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并获“创作奖。”同时,她还主持并参与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三项,论文发表于《中国美术导报》《中国篆刻书画教育》《书画世界》《人民政协报》《山东大学报》等期刊、杂志。个人书画作品十余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大展中入展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