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东
第一次看到《黄海传》是在一个平台上节选的《亘古沧溟》,那亦真亦幻、扑朔迷离的故事唤起沉睡已久的童心,急切地想知道后续的故事。于是,带着这样一份兴奋与迫切的心情,跑了两趟书店,但都空手而归。后来在当当网找到此书。收到书后,悉心阅读,彻底被书中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波澜壮阔的“画卷”震撼了。可惜拙笔描述不出内心的那份激荡与兴奋,只能做一个粗浅的记录。
著名作家赵德发的《黄海传》由四个章节和尾声组成,内容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文学语言与专业术语、方言俗语相融合,既有文学性、科学性,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者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提取、论证、求实、融合,并且沿着黄海沿岸从南向北实地采访考察,客观真实地为黄海立传,深切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体现作者的大宇宙观、大格局和向海图强的家国情怀。
第一章《亘古沧溟》四个小节,第二至四章分别是《蓝海帆影》《风云激荡》《巨变种种》,各十个小节,《望洋兴叹》单篇收尾,是本书的尾声。书以时间为序,上下几千年,纵横交错,写出了黄海的前世今生以及对黄海未来的展望与期待,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亘古沧溟》:黄海之谜。似一位老者在夏夜的星空下,坐个马扎,叼着一根旱烟袋,坐在闲置的麦场,给乘凉的人们讲述黄海故事。
内容由人们普遍性的疑问说起,引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海水从哪里来?民间流传的一些老话是真的吗?海里有些啥?我们习惯说的东海为什么叫黄海?东海在哪里?文章以史实与传说相互穿插,虚实结合,揭开黄海神秘的面纱,让人们对黄海既有科学认知,又不乏传奇色彩。
古人有着超强的想象力。大海竟然和天河相通,人们就在这样的神话传说中滋养了几千年,浪漫了几千年。地球的“大降雨时代”“沉了沧州,立洪州”“沉了洪州,立了胶州”“淹了石河县,建了日照城。”这些老话在民间流传甚广,这也是人们极想弄明白的问题,很自然地引起读者的兴趣。
《蓝海帆影》:黄海之美。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讲述黄海的历史与传说。从黄海浩瀚缥缈与海市蜃楼的奇景,写到人类在黄海的活动,让人们对黄海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与憧憬。
“59、49、56”三个看似普通的一组数字告诫世人长生不老药的虚妄,呈现了黄海的朦胧美和神秘感。“东渡移民”的被动,“求法取经”“海上丝路”的主动与自由,不仅对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而且开启了繁荣的商贸之旅。隋唐时期,朝鲜、日本取经者愈加兴盛,极大丰富了世界文化史和黄海的文化美学。
富庶之美的黄海帆影点点,渔歌声声;煮海为盐,富甲一方。黄海的和平之美也同样令人动容。
《风云激荡》,好像一位海军老战士回忆黄海血泪史、屈辱史。火轮船带来了毒害中国人的鸦片,破坏了“蓝海帆影”的诗意之美。甲午海战,这是一段沉痛的历史教训,又是一曲壮烈的黄海悲歌。
《巨变种种》,像一位年轻导游带领我们参观新中国成立后黄海在政治、经济、军事、科研、生态、能源、渔业、航海、旅游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作者在大量的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丰富而详实的事实,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向海图强的典型实例与成果,让读者从真实的故事中了解黄海由弱变强的伟大历程。从神秘海洋到透明海洋,从数字海洋到智慧海洋对黄海的发展向读者娓娓道来,国家大踏步地从陆地走向海洋,从蔚蓝走向深蓝,努力建设海洋强国。
新世纪中国海军的威武……无不展示了中国海军的日益强大。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一带一路”使黄海的航运事业日新月异,智能港口的建设更是如虎添翼。国家生态海洋建设目标,开始了“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的转变,“海洋牧场”如今成为黄海上一道靓丽景观。如果说诸葛亮借东风只是为了一场战役,而如今借海风可是为了“绿电上岸”,使黄海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服务于人类。
《望洋兴叹》:黄海之叹。面对漫无边际的黄海,我们感叹黄海的神秘与浩渺,感叹黄海的无私与丰饶,感叹黄海的耻辱与满目疮痍,感叹黄海的雄起与尊严,感叹黄海的希望与憧憬,感叹东夷人创造的辉煌的海岱文化,还有黄海西岸的灿烂文明: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也听到了秦始皇第一次见到黄海的抚须感叹:“天之尽头!”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概念,为海洋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彰显了中国人的世界担当。正如作者祈愿:“愿黄海永远是一片和平之海、和谐之海、丰饶之海、美丽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