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业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期满,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军州事,升任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在从杭州赴任密州的路上,他赋词《沁园春·孤馆灯青》:“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密州时属京东东路,辖诸城、安丘、莒县、高密、胶西五县,亦涵盖从中析分出的胶州、胶南、日照、岚山、五莲、莒南等县域,南濒黄海,东临胶州湾,北至潍州,西接沂州,州府治所在诸城。诸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鲁东南历史文化名城,曾先后为琅琊郡治、城阳郡治、胶州治、高密郡治、密州治所,因境内密水而得名密州。有人说密州贫瘠,实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龙山文化、东夷文化重要发祥地,乃恐龙之乡、舜帝故里、千年古州。当时人口32万,超过齐州、青州、潍州等州府,为京东东路第一大州。苏轼有诗赞曰:“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苏辙也赞叹:“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苏轼到任时,恰值密州连年大旱、蝗灾泛滥,加之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操之过急等现象,百姓民不聊生。苏轼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中写到当时景象:“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从中可见对灾民痛苦感同身受的为民情怀。
下车伊始,苏轼顾不上鞍马劳顿,随即深入民间,明察暗访,直言上书皇帝、宰相,为民请命。在给宋神宗的《密州谢上表》中上奏:“臣不敢仰仞至恩,益坚素守,推广中和之政,抚绥疲瘠之民,要使民之安臣,则为臣之报国。”向宰相如实报告灾情:“轼到郡二十余日,民物椎鲁,过客稀少,真愚拙所宜久处也。然灾伤之余,民既病矣。自入境,见民以蒿蔓裹蝗虫而瘗之道左,累累相望者二百余里,捕杀之数,闻于官者几三万斛。”请求朝廷“特与量蠲秋税,或与倚阁青苗钱。”请求豁免密州秋粮赋税,减轻百姓负担。
为了尽快消除蝗灾,苏轼身先士卒,亲自指挥捕蝗救灾,并写了《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他访问农夫野老,汲取经验,主张采取用火烧、用泥深埋的办法铲除蝗害,并动用官仓之米奖励捕蝗人,使百姓“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以工代赈,开仓赈灾,以激励机制激发百姓灭蝗积极性,取得了灭蝗斗争的胜利。
由于连年饥荒,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不少贫困家庭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嗷嗷待哺的婴儿弃之道旁。有一次,苏东坡与通判刘廷式在城墙附近挖野菜,忽然在一丛枸杞旁发现一个弃婴。他心痛地捡起婴儿抱回府中抚养,从中更深地了解到百姓生存的艰难,于是下令州府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自己也“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几天时间,州府就收养了近40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安排给没有子女的家庭抚养,州府按月发放粟米6斗,从而挽救了不少生命。
苏轼为官清廉,与民同甘共苦,时常采摘野生枸杞和山菊花食用。他在《后杞菊赋》里自述:“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知州拔野菜与民同苦和救济弃婴爱民如子之事,一时传遍全城。州里的开明乡绅被感动,纷纷拿出粮食救济灾民,使全城度过灾荒。
又遇春旱,苏轼亲登常山祈雨。常山位于城南十余里,海拔297米,形似卧虎,附近有龙骨涧,山上有龙神庙,藏龙卧虎,祈雨常灵。据《唐十道四蕃志》载:“密州常山,齐时祈雨常应,因以得名。”苏轼率吏民前往祈雨,诏封常山神为润民侯,果然感动上苍,当晚得雨,旱情缓解。他兴奋地写下《次韵章传道喜雨》:“常山山神信英烈,捴驾雷公诃电母。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已觉商羊舞。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従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经实地考察,苏轼在常山发现水源地。他在《常山雩泉记》中写道:“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成为邞淇河的一个源头。于是,“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政声人去后,古迹越千年,至今泉亭犹在。
邞淇河发源于常山、马耳山一带,两条支流在城南汇流,每逢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威胁城内居民安全。为根除洪涝旱灾,苏轼率百姓兴修水利,在邞淇河上筑坝修堤,“壅邞淇水入城”。他在《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写道:“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熙宁八年(1075),密州“蝗旱相仍,盗贼渐炽”。《宋史》载,朝廷安抚司派三班武官率兵捕盗,官兵诬陷百姓藏有宫禁之物,引发争斗伤及人命。百姓到州府鸣冤,苏轼为民伸张正义,将杀人官兵智捕正法,还上书朝廷《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分析了盗贼产生的根源,认为天灾人祸互为因果:“密州民俗武悍……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奸,殆无虚日。”建议治盗必先治本,应与治事、治吏相结合,从根本上杜绝盗患。公开悬赏缉盗,“明立购赏,随获随给……盗亦敛迹”。从此,平定了盗患,赢得百姓爱戴。
苏东坡在密州时,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他和王安石政见不同,就结合实际,对新法持实用主义态度,对老百姓有利的就积极推行,不利的暂缓执行。《宋史》载,司农寺推行手实法征税,不实行的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当面质问提举官:“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不久,朝廷就撤销了这个对百姓不利的法令。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灭蝗赈灾、扶贫济困、兴修水利、缉盗维稳,苏轼无事不尽心竭诚,“勤于吏职”“凡百劳心”“朝衙达午,夕坐过酉”。经精心治理,密州灾情消退,盗贼平息,百姓安居乐业。“吏民渐相信,盗贼狱讼颇衰”,出现了政通人和的景象。苏轼高兴地说:“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民生问题解决后,苏轼又着手城市建设,以工代赈,修筑城池,将城墙西北处北魏所建荒废楼台修葺一新,请其弟苏辙为楼台命名。苏辙取老子《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文意,赋名“超然台”。苏轼很喜欢超然物外的老庄观,亲笔题写了“超然台”三个大字,留下了著名的《超然台记》,还请苏辙、李邦直、文与可等文人墨客各写《超然台赋》,使超然台一时名闻遐迩,成为密州八大胜景之首。
公务之暇,苏轼时常登台把酒临风,吟诗作词:“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环顾满城春光,诗兴大发,即兴吟唱《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性喜自然,足迹踏遍了密州的山山水水,常山、卢山、障日山、五莲山、九仙山、马耳山、晏驾山、潍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诗篇,盛赞“九仙今已压京东”“奇秀不减雁荡也。”熙宁九年(1076),苏轼登临琅琊台,发现秦始皇东巡琅琊留下的李斯刻石,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损毁严重,乃请著名篆书家文勋根据残石拓片临摹刻石于超然台上,并亲撰《书琅琊篆后》跋文于其后,使这一国宝得到了传承和保护。
熙宁九年(1076)冬,苏轼调任河中知府。除夕,在离任密州的路途上,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雪。苏轼恋恋不舍地写下了“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春雪虽云晚,春麦犹种……”不顾大雪封路,依然心系密州百姓。
苏轼在密州两年,不仅政绩卓著,文学创作更是成绩斐然,留下不少传世名篇。密州地处鲁东南沿海,山川秀丽,民风豪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先后创作了126首诗,18首词,文赋59篇,共计203篇,平均3天即有一篇新作问世。
苏轼为旷世奇才,博通经史,才华横溢,22岁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宋史》载,“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高中榜眼,制策名列第一。宋仁宗亲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二人,盖轼、辙也。”苏轼少年得志,历任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八州知州,先后升迁翰林学士、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和吏部、兵部、礼部尚书,颇有政绩。且多才多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达到极高艺术成就,成为千古词圣和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位列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子。
相比诗文而言,苏轼作词较晚,其处女词是作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的《华清引·感旧》,直到熙宁二年(1069年)才有第二首词问世,至熙宁七年(1074)词作渐增,于密州期间达到高峰。在其最具代表性的词中,《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首词均作于密州,并称“密州三曲”。
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夜,孤馆灯青,夜有所梦,苏轼与离别十年的爱妻王弗梦中相会。王弗出身进士门第,聪明贤惠,知书达理,16岁嫁给苏轼,郎才女貌,伉俪情深,年仅27岁英年早逝。梦醒之后,苏轼思念万分,泪如雨下,挥笔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该词字字伤感,句句深情,戳人泪点,令人泪奔,真切反映了苏轼对亡妻的一往情深,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熙宁八年(1075)秋,密州大旱,苏轼率随从到常山祈雨,归途射猎习武于黄茅冈。周围百姓闻讯,纷纷赶来助威,一时人声鼎沸,马嘶犬吠,斩获颇丰。激情澎湃的苏轼,即兴吟诵出惊世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该词豪气冲天,气势恢宏,一改宋词偎红倚翠、儿女情长,赋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豪迈之气,一扫传统缠绵绮靡之风,慷慨激昂,充满阳刚之美。苏轼自豪地对朋友说:“近却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该词不但是苏轼词作上的重大突破,也是词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创作开拓了崭新道路,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一代词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所在密州离苏辙任职的齐州并不算太远,但因公务繁忙亲兄弟一直未能相见。熙宁九年(1076)中秋之夜,皓月当空,苏轼在超然台上,欢饮达旦,想起已经七年没有见面的苏辙,思绪万千,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该词横空出世,令人耳目一新,开创了词史清旷词风,把有唐以来词的艺术美发展到极致,是李白之后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最美中秋词,成为千古绝唱。宋人《苕溪渔隐丛话》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萌芽于南朝,原为“胡夷、里巷之曲”(《旧唐书•音乐志》),初称“曲子词”,是配合乐曲词牌演唱的歌词,至晚唐、五代,一直被视为“小道”而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在密州的创作,首开宋词豪迈之风,创新了宋词的形式,拓展了宋词的内容,突破了宋词的风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将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跃升为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抒情文体,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为宋词的发展和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人认为,苏轼到密州是遭贬,实际上是升迁重用。宰相韩琦曾向宋英宗荐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自古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苏轼,风华正茂,壮志凌云,豪情满怀,因此成就了其豪放词风。乌台诗案被贬后,苏轼亲身体会到了仕途险恶和世态炎凉,方看破红尘,成为佛门俗家弟子东坡居士,词风亦为之一变。
苏轼成就于密州,密州也成就了苏轼。
来源:2023年9月10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