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能办变好办 省心更暖心
——莒县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本报通讯员 刘相春 胡凌凌
  近年来,莒县县委编办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聚焦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提升,助推全县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增势赋能。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办结各类行政审批事项2.2万余件,按期办结率达100%,完成经营主体登记业务1.7万余件,帮办代办1.5万余次,群众满意率达99.9%以上。

完善体制机制夯实为民服务基础
  莒县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对机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打造运行顺畅服务高效的工作体系。
  优化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一类事项由一个单位统筹,一件事情由一个单位负责”的要求,整合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将原县行政审批公共信息中心整建制并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强化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行政审批业务流程,设置帮办代办、业务受理、踏勘评审等事业科室,通过调整政务服务中心内设机构,更好地为机关高效运行提供支撑保障。
  设立经济开发区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区内事区内办”的要求,设立莒县经济开发区分局,通过调整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配备服务队伍,为莒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地加快项目落地,助力县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高质量发展。
  完善审管衔接机制。印发《莒县行政审批与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莒县行政审批与监管信息推送制度》《莒县强化审管互动工作暂行办法》,制定联合踏勘评审、多评合一、现场观察员等制度,编制行政许可事项、职责边界、审管互动边界等清单,建立权责清晰、高效协同、全程留痕、闭环管理的审管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审批与监管部门“点对点”高效对接。

盘活编制资源激活为民服务动力
  莒县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的原则,统筹使用编制资源,优化人员力量配备,推动编制资源下沉,多措并举破解政务服务人员力量薄弱问题。
  建立分线运行模式。在不改变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等事项的基础上,按照分管领导统筹、业务趋同整合、任务分工明确原则,将机关行政科室与政务服务中心事业科室组合成多条业务工作线,构建起人员力量统筹、内部配合顺畅的多科室协作运行模式,实现“1+ 1>2”的聚合效应。
  选优配强工作力量。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动态合理调配人员力量,重点向职责任务较重的业务机构、工作岗位倾斜,结合各科室实际承担任务权重、人员构成、工作饱和度等因素,优先满足市场准入科、投资项目科、踏勘评审科等核心业务科室用人需求,推动涉企行政审批服务更加规范高效。
  保障基层编制需求。以满足乡镇(街道)工作需要为原则,先后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增加编制140余名,并统筹选聘90余名县乡政务服务人员分派至全县20处便民服务中心,专门从事窗口服务工作,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充实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力量,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优化流程再造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莒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以流程再造为突破口,推动机构编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打造“县乡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深化“优编强镇”改革,助力推动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赋予乡镇(街道)18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依托社区、村级银行业机构打造基层服务站点,实现基层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现实需求。
  实施“无柜台”帮办受理服务模式。打破传统柜台隔离,工作人员从柜台内走到柜台外,由原来的“面对面”窗口受理模式转变为“肩并肩”全开放帮办服务模式,最大程度为企业群众提供方便。将受理前台与帮办代办队伍进行整合,人员数量由29名压减到14名,压减率为50%,实现两项工作“一人负责、同步推进”,节约行政成本,提升办事效率。
  强化政务服务数字化赋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完善一窗受理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延长网上办事链条,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范围,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行政务服务“无感审批”“秒批秒办”等模式,设置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主动、用心、高效地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群众既省心又暖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莒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能办变好办 省心更暖心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