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郭晓艳 通讯员丁庆昊 单卫朋 报道
本报讯 近日,第一批3000立方米胶合板进入日照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日照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在日照综保区内以“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以下简称“分类监管”)模式正式开展仓储业务。
“分类监管”是海关总署为解决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的非保税货物需在区外存放,从而总体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推出的创新监管举措。该监管模式允许国内生产的货物以非保税状态运进综保区,后续根据企业出口贸易需求,在区内开展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的集拼、分拨和状态互转等作业。
近年来,日照口岸胶合板出口业务量猛增,据海关统计,截至7月底,日照口岸本年度累计出口胶合板63.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3%。与此同时,库容不足难题始终困扰着港口,制约着胶合板出口业务发展。
“‘分类监管’模式不仅能帮助我们满足客户多元化的出口需求,区内存储也可以有效缓解港口库容压力,为我们开辟新的业务类别。”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日照有限公司保税中心负责人盛磊说。
据了解,该企业此批胶合板共计1.2万立方米,由于经验不足,没有提前沟通、协调到位,货物急需以非保税货物入区,但彼时该企业尚不具备开展该项业务的资质。
了解情况后,日照海关主动联合综保区管委与企业开展多次座谈,实时掌握企业仓库建设、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接入和相关要求落实情况,多次派出业务专家开展针对性指导,并从源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企业“分类监管”模式早日通过验收,为企业顺利开展业务赢得了宝贵时间。
“综保区内胶合板仓储是我们的一项新业务,我们希望充分利用综保区这个平台,依托海关‘分类监管’优惠政策开创更多新业务,做优做大港口配套服务,吸引更多客户群体。”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日照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强说。
企业有需求,海关有回应。近年来,在海关政策支持和精准帮扶下,日照综保区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迎来了发展新机遇,饲料加工、跨境电商等项目初具规模,镍、铁等保税混矿项目逐步建成,新业态新模式也为综保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