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以AI 技术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为例
  

苏立新 张金亮 苏笑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国际化传播能向世界展示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形象。同时,也能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互鉴,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传播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AI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更多途径和可能,进一步推动非遗数字化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人工智能技术(AI)在非遗国际化传播的作用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非遗国际化传播中具有显著优势。首先,这些技术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非遗得以更广泛地传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化手段,许多“非遗”项目可以被记录和存档,避免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遗失和损坏。通过AI自动翻译系统,中国非遗的相关视频、文章和课程内容可以被准确地翻译成多种语言,便于国际用户了解和学习,促进了非遗的全球推广和普及。
  其次,AI和数字技术的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显著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文化认同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使他们能够以全新的方式接触和感受“非遗”项目。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不仅提高了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还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有助于增强全球观众对不同文化遗产的认同和尊重。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深度挖掘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模式,精准推荐符合用户喜好的非遗视频内容,使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有效地传播给真正感兴趣的国际观众,还能通过播放数据的反馈不断优化推荐算法,进一步提高非遗内容的传播效果和用户的观看体验。
  二、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
  首先是技术成本问题。开发和维护先进的AI和其他数字技术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对资源有限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社区而言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这些技术的应用和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支持,进一步提高了技术使用的门槛和成本,这些技术门槛限制了非遗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潜力。
  其次,文化差异性的问题。在非遗国际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性会增加非遗传播的困难。AI技术在处理和展示文化内容时,可能会忽略某些文化细节或误解文化背景,从而引发文化误读甚至文化冒犯。
  最后,数字化过程中可能涉及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在非遗的数字化和传播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必须遵循相关的隐私保护法规。此外,在非遗的数字传播过程中,用户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许多数字平台会收集用户数据以分析和优化传播策略,但这可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甚至导致数据被滥用。
  三、AI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国际传播中的路径构建
  第一,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私人企业的资助,尤其是那些致力于文化保护和技术创新的基金会和组织。这类资助不仅能够为非遗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还可以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非遗保护机构应加强与技术公司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联合开发项目或人才培训计划。这种合作可以有效降低技术成本,并提升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共享资源和专业知识,共同推动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国际传播。此外,建立一个多方协作平台,整合政府、学术机构、技术企业和文化保护组织的力量,形成一个集资金、技术和文化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通过这种多方合作模式,确保非遗在数字化时代得到更全面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第二,确保文化背景的准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在数字化传播非遗时,应加强对文化背景的解释和内容审核,确保非遗内容在数字化过程中保持其文化本质。为此,可以建立专门的内容审核机制,确保每一项非遗内容在发布前经过严格的文化审查和背景说明。此外,增强与当地文化持有者的合作也至关重要。通过让文化持有者积极参与到数字内容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可以提供最具权威性和真实性的文化诠释,确保非遗内容在全球传播中保持其独特性和原汁原味。
  第三,强化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在数字化非遗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数据保护政策,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措施,防止用户数据被滥用或泄露。此外,建立非遗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机制也非常重要。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等新兴工具,可以对文化内容进行追踪和保护,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和传播。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每一项数字化非遗内容创建一个独特的“数字指纹”,从而实现对版权的实时追踪和管理,确保文化内容的合法使用和传播。
  当下,数字技术在非遗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I、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使非遗呈现方式多姿多彩,从而扩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当前非遗保护和传播的路径,有效应对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性,推动中华优秀非遗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保护,确保其多样性和文化价值得以长久传承。
  (本文系2024年度日照市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24165 苏立新、张金亮:日照市文化馆 苏笑炜:邹城市老年大学)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