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亭
“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浮来山,位于日照市莒县城西,传说浮丘公驾鹤栖此,故名。这里老树盘结、古刹幽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者众,留下诸多石刻经文、典故史籍。清同治年间,莒城名士张竹溪参仿苏轼《凤翔八观》诗作《浮邱八观》(“邱”同“丘”),立诗碑于浮来山定林寺内,至今保存完好,为开展“苏轼与日照”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例证。
凤翔,古称雍,隶属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是苏轼初仕之地。凤翔是秦之旧地,古迹众多,有“凤翔八观”之说。所谓凤翔八观,是指:秦刻的“石鼓”、秦碑“诅楚文”、王维吴道子的画、唐代著名雕刻家杨惠之塑的维摩像、东湖、真兴寺阁、李氏园、秦穆公墓。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时年二十六岁的苏轼通过制科御试,以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凤翔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起点,《凤翔八观》和《喜雨亭记》《凌虚台记》等130余篇诗文佳作,是苏轼为凤翔留下的厚重的文化遗产,成为凤翔闪耀千年的文化名片。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辖诸城、高密、安丘、莒四县,今日的日照市区域全部在内。“按照自大宋以前,为莒县,隶密州。苏公子瞻在熙宁时,曾为密州刺史,则照固子瞻之辖邑也。”(《补祀名宦乡贤碑文》明•厉愿)
苏轼知密州两年,广览境内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其中就有今日照境内的九仙山、马耳山,写下了《雪后书北台壁》《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等许多千古流芳的诗词文章,也在日照境内留下了“白鹤楼”题刻等文化遗迹。苏轼诗文亦曾涉及莒县,惜着墨不多,且未提及浮来山,不由让人心生遗憾。清代张竹溪《浮邱八观》诗工丽传神,堪称景苏之佳作,将苏轼与浮来山联系在了一起。诗碑长存,可以与浮来山一起不朽矣。诗曰:
《浮邱八观》之定林寺罗径松泉锁碧岑,山腰布地尚遗金。琳宫缥渺烟霞古,铁佛庄严岁月深。飞阁星寒悬树影,残碑苔蚀卧花阴。萧梁事业雕龙迹,空听霜钟报定林。
《浮邱八观》之银杏树饱咽星霜岁几更,拿云心迹尚分明。豫章檇李应师友,汉柏秦松或弟兄。老干夜深闻魈语,虬枝风戛作鸾声。参天黛色何年植,岩石无言水自鸣。
《浮邱八观》之喌喌鸡岩浮丘翁旧憩浮丘,列岫曾经控鹤游。万树鸡栖山翠晚,千年人去洞云留。素书画贮仙崖古,丹灶星沉石磴秋。试上高台听喌喌,空余明月照泉流。
《浮邱八观》之莒子墓孤冢萧萧峙涧阿,那寻荆棘问铜驼。苔生残鼎无香火,鹤倚枯松想玉柯。城厥烟凝寒翠玉,旌旗影落碧云多。景王祠宇常邻近,一样销沉感逝波。
《浮邱八观》之校经楼东阳车下博文名,燔发归充退院僧。贝叶手编云外寺,莲花心印佛前灯。高人遁世原无閟,才子谈经定上乘。天为生公留福地,一声梵呗远山应。
《浮邱八观》之仙书石名心仙亦爱磨崖,一幅霞光沁碧苔。飞白云悬松巘古,杀青藓泐笔花开。擘窠造物留神品,题石山灵擅异才。漫笑僻壤观感少,空潭滴翠拓岩隈。
《浮邱八观》之清泉峡山涌流泉山便活,水穿石罅水弥清。僧疏绝壑鱼争跃,仙渡寒塘鹤有声。药坞晓滋香草秀,松岚春浸翠云横。澄心坐对沦涟影,涤我尘襟沃我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