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村庄开设“云打印”服务,并纳入“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涛雒镇——
一台打印机里的乡村“温度”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李淑彬
  4月2日下午,东港区涛雒镇大朝阳村的便民大厅像往常一样一派忙碌。村民庄艳艳走进大厅,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打印好的材料,连声道谢:“现在不用骑车往镇上跑了,真是太方便了。”
  在大朝阳村,这处便民大厅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作“打印站”。6年的时间里,通过便民微信群传送的电子文档4900余份,累计输出纸质文件超16000份。这台打印机,不仅为村民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更成为了连接千家万户的“民生纽带”,搭建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
  谈及“打印站”的设立初衷,大朝阳村党支部书记庄见用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给孩子打印学习资料,不会开车的家长得骑车半小时去镇上打印,很耗费时间。既然村委有条件,为什么不设立一个便民服务点呢?”于是,在2018年秋季开学前夕,村委腾出一台打印机,并在村里的微信群发布了“免费代打”的通知。
  但是,看似简单的便民服务,实际运营起来却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打印材料日益增多,打印机频繁出现卡纸、墨盒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由于村里缺乏专业维修人员,村“两委”成员便通过网络自学维修技能,边学边修。 在他们的悉心维护下,这台打印机默默运转两千多个日日夜夜。
  庄见用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村“两委”还专门设置了文件寄存柜,方便村民随时来取打印材料。6年多来,这台打印机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从最初解决学生作业的应急打印,逐渐发展成为覆盖全村老少的综合服务。无论是学生的复习资料、老人的医保表格,还是养殖户的合同文书,村民们都能在便民大厅一站式解决。
  如今,因为这台忙碌的打印机,便民服务大厅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场所。庄见用笑着说:“大家来这里打印时,顺便聊聊天,村里的事务也就了解了。要是有什么活动,大家互相转告,我们也不用挨家挨户通知了。”
  在寒暑假期间,返乡大学生积极响应,在便民大厅开设“四点半课堂”,义务辅导学生学习。村委则借此契机,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精准对接教育帮扶政策。原本的一项便民小举措,就这样逐渐演变成了凝聚民心的“文明枢纽”。
  大朝阳村的便民实践,如同一束微光,照亮了乡村治理的前行道路,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涛雒镇积极推动村庄开设“云打印”服务,并将其纳入“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持续探索“需求导向+服务迭代+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把服务精准做到群众心坎上,就能形成“办好一件小事,赢得一片民心,激活治理动能”的良性循环。如今,涛雒镇已有多个村庄纷纷开展打印服务,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绘就了最温暖的底色。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台打印机里的乡村“温度”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