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胡艳敏
据日照海关介绍,连日来,随着寒意渐浓,日照综合保税区内却活力十足。
在日照远海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冷库里,一派繁忙景象:橙黄色叉车带着低沉嗡鸣灵活穿梭,驾驶员操控机械臂托起装满北极甜虾、鳕鱼等进口水产品的托盘,在卸货区与存储区间转运;库区深处的智能存储区的机械装置自动接货并送向指定库位,仓库管理系统秒速录入货物信息,-18℃以下的稳定温度保障鲜度。这些货物后续或供给区内加工企业制成深加工海鲜等产品,或经转口贸易发往其他国家,或完成通关转为一般贸易货物,输送至国内市场满足消费需求,为冷链产业链注入活力。
“进口原料到港后,在口岸完成检疫查验,当天即可直接入区;待货物后续出区进入国内市场时,再按照一般贸易方式的管理模式实施抽样检验。”日照远海物流有限公司进口部负责人徐磊指着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出口额实现翻番。
徐磊介绍,除了在出区时实施抽样检验,企业还可提前向海关申请“预检验”,待货物出区时,直接凭预检验合格结果办理通关手续,省去出区时的检验等待环节。
深知企业发展需求,日照海关还针对性发力,允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与境内区外企业分批次进出货物,可先凭卡口核放单办理货物的实际进出区手续,之后在规定期限内集中申报办理海关报关手续,进一步压缩原料进出区等待时间,让企业生产“快人一步”。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不仅稳稳守住了辖区内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生命线”,更推动综保区内水产品加工产业再上新台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日照综保区内食品加工企业进口、出口额分别为3899.6万元、5059.7万元,均实现大幅增长。
在保障企业原料进口顺畅的同时,日照海关还在严把关口方面精准施策。一方面,指导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完善从进口原料溯源到成品出口的全链条追溯体系,让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另一方面,协助企业通过HACCP、BRCGS等认证,让“日照产”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辨识度与竞争力,为产品出海增添“硬底气”。对高级认证企业,海关更是提供“优先检测”专属服务。
“有了海关的检测加急服务,我们采购的国内原料能更快投入生产,即便遇到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也能稳稳守住生产节奏,不耽误订单交付。”日照荣金水产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孙超的话语,道出了企业的真切感受。
从优化进口原料监管流程、保障供应链稳定,到创新出口支持举措、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日照海关的一系列精准服务,为辖区水产品出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今年前三季度,日照全市水产品出口货值约25亿元,同比增长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