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事事质疑”,家长“步步退让”坚持原则为什么越来越难?
随着孩子年级升高,对家长的话从原先的言听计从,渐渐地开始质疑、反驳,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为此很多家长非常疑惑: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偏偏要自作主张,就连坚持原则也成了家庭教育中的难事。
讲述:孩子主意大,不想按要求做事
晓晗上六年级了,主意越来越正,凡事都要唱个反调,这让他的父母头疼不已。晓晗妈妈董女士说,晓晗以前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教导他的事情,不但记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按要求做好。现在晓晗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要么问“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要么就是对家长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有时还反着来,家长说东,他偏往西。这让家长既生气,又无可奈何,对他的要求越放越低,争吵次数也多了。
晓晗对此也有自己的委屈。他说:“爸妈觉得我总跟他们唱反调,其实是他们不了解我的想法。我很快就是中学生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情的习惯,但是爸妈还总是事无巨细地给我提要求,我做的稍微有跟他们要求不一样的地方,就数落我,还盯着我改正。我说不过他们,就应付他们或者干脆我行我素,一来二去,他们自己就会对我降低要求了,我也乐得轻松。”
建议:有规划、敢放手,激发内驱力
专家说,孩子长大后,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也要随之变化。孩子需要与家长相互尊重、平等对话,还要有独立自主的空间。如果孩子出现对家长的话置之不理的情况,请家长首先想想,孩子是对哪些事情不满意?想反抗的是什么?孩子想通过对抗家长,表达内心的哪些想法?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家长就不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焦虑。另外,当家长理智面对孩子的质疑、叛逆后,还要有做好扭转现状的计划,切忌与孩子反复争执,甚至陷在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中无法自拔。
专家建议,首先,家长要给孩子自主管理的机会。家长在明确告诉孩子做事的底线后,可以逐渐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决策人”。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后,一定会发自内心想把事情做好,从明确目标到具体实施,会积极设想,成为一个行动派。一开始孩子可能考虑不周全、方法不成熟,但家长不要中途插手或包办,给予孩子情感支持、适时帮助孩子调正方向就好。其次,孩子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误、退步,甚至反复犯错的情况,此时家长要予以包容,不能把孩子拉进“保护圈”;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失败,通过体验失败来总结经验教训,引导孩子逐渐成长为沉着冷静、心理强大的人。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