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八年级八班 王蔷珺
指导老师 李凤菊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它像阳光,播撒我心中求知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初读《论语》还是在小学五年级,老师说,通过我们手中的这本厚重的书,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知识的厚积,它的每一页都蕴含着无数故事与智慧,是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宝藏,当时的我“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也只是了了作罢。
如今断断续续又读了几年,才慢慢领略书中的深意。
书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每每告诫我:在学习的道路上,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正是在它的指导下,平时问个问题都会脸红的我,也开始变得大方,敢于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慢慢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
快节奏的社会、紧张的学习,会让很多人忽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论语中“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告诉我们对待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我们要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要为他们的年迈而担心。寸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莫齿难忘,“雪是冷的,但思念却是热的”,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常常想着他们,思念像风,不论哪里都可以到达。
以前的我,不会思虑太多。正是在读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找到自己优缺点,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查缺补漏,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现在我会时不时问问自己:目前的问题有没有都解决?敢于正视和挑战自己面对的问题,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困和卑贱,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宁愿不摆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树立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拒绝不劳而获。
读一部好书,如同和很多名人交流。《论语》,将会带我领略更多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