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读《典籍里的中国》有感
  

岚山区安东卫实验中学 八年级七班 吴一凡 指导老师 于安香
  何其有幸,我能在典籍中,一览千年。
  翻开第一页,一道白光射出,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卷进书里,与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思想家、文学家面对面,跨越时空心灵对话。
  马鸣划破寂静的夜空,马蹄踏碎和平的疆土,春秋时期的孔子便在这般境况下沉思。长久的静默终是被战乱打破,他开始讲述仁爱之道,穿梭于各国之间,讲述着自己的观点,勇敢而又坚毅。我与孔子并肩漫步于杏坛之下,听他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记录于《论语》一书,跨越千年,成为时代变迁中永恒的瑰宝,也让我知晓善良与宽厚是人性中最宝贵的财富。
  艳阳高照,镰刀农忙,青年的宋应星在田间帮着收稻。他喜好田间技艺,坊市营生,想学神农氏种五谷,让天下人吃饱饭。宋应星与他的好友走访大江南北,将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记载下来,写成了《天工开物》。晚年归家,将书上记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传给乡邻,福泽百姓。一些技术仍然沿用至今,推动时代发展。
  眼前的宋应星站在田边,几百次的日出和几百次的日落,背渐渐驼起来,稻子却越长越高,小土道漫上水泥,几棵大树与电线杆相互依傍,袁隆平爷爷慢步走来,笑脸迎上他,那皱纹缝成一朵花,两人跨越时空互相作揖施礼。微风吹拂,烈日也变得温和了,水稻如大树般矗立田间,稻穗显示出米香的金黄。两位老者坐在禾下谈笑风生,仿佛是在这骄阳之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闲聊着今年的收成。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有使命去传承和发扬这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闪耀光芒。我们要用饱满的精神去了解、学习、传承典籍,汲取典籍精神,在《典籍里的中国》感悟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典籍历久弥新!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读《典籍里的中国》有感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