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第三实验中学 七年级九班 牟昱泽 指导老师 朱优花
走进书卷,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让我们找到希望,寻找目标,还可以让我们学习做人的方法。
走进《诗经》,净化心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翻开诗经,你会发现,在中国文学的池水中,一道绚丽的水波在中心漾开,圈住独属于中国人的情感与浪漫。读《诗经》,在清晨,傍晚,在清凉的风中,摈弃外界的一切干扰,让心灵徜徉在纯净的文字当中,体味“风”的平实,“雅”的绚丽,“颂”的虔诚。那些优美的文字,穿越千古,酝酿着,酝酿着,酿出一坛浓浓的酒,酹进了时光。
走进《论语》,智慧生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德不孤,必有邻。”一句句睿智的名言,成为一代代文人墨客的人生指南,传承至今,教会我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孔夫子、颜回、子夏、子贡,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远古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智慧我们的生命。
走进《命若琴弦》,感受希望的力量。在这里,我看到了作家史铁生笔下“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的两代盲人的生命状态。老瞎子将师傅当年对他说的话传给了小瞎子,“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也给他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一千二百根琴弦,一根一根弹断了,就能重见光明。小瞎子带着那张封在琴槽里的空白的药方,带着无尽的希望,带着对光明的无限向往,继续行走在“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活着就需要有目标、有希望,即使这个希望是虚设的,也能让你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走进诗歌,去感受心灵的纯净与充盈;走进散文,去体会生活的哲理与智慧;走进小说,去领悟生命的张力与神奇。走进书卷,我们去寻找心灵的归宿,探究生命的真谛,成就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