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豆腐乳里的乡愁
  

袁伟建
  父亲听说,我今年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去过年,便去邮局寄来家乡的年货。打开父亲寄来的快递,我小心翼翼地拆开,目光所触,有那熟稔的油豆腐,腊肉,还有散发着家乡泥土馥郁芬芳的红薯粉,而最令我心头一颤的,是那一瓶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豆腐乳。一见到这豆腐乳,回忆的闸门瞬间被开启,往昔的岁月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而来。
  记得在我们那宁谧的乡下,每当初冬的风刚刚拂起,就像是一个神秘而又亲切的讯号,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地制作豆腐乳。我家那个老旧的石磨,在这个时候总会大显身手。从早到晚,左邻右舍的人们纷纷携带着自家的豆子来到我家,石磨“嘎吱嘎吱”地响着,那声音仿佛在叙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
  把豆浆制成老豆腐,是一个满含期待的过程。母亲总会用心地挑选出那结实的老豆腐,将其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块,它们整齐排列着,如同一个个小布丁。上锅蒸5分钟消毒,热气腾腾中,豆腐的香气瞬间盈满了整个屋子。然后将它们取出晾干,等待下一步的操作。
  制作霉菌水的过程,得精心筹备,不能有半点马虎。将凉白开与毛霉菌粉混合,轻轻搅拌均匀后静置10分钟,再细致过滤掉残渣。这时的霉菌水,宛如神秘的药水,即将赋予豆腐神奇的魔力。豆腐发酵的环节,更是充满了惊喜与期许。将晾凉的豆腐轻轻放入霉菌水中蘸一蘸,然后整齐摆放在蒸屉里,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那两三天的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我每天都忍不住去偷看几回,心里急切地盼望着豆腐表面能早日长出那一层洁白似雪的绒毛。当那绒毛终于显现时,就像是冬天里的第一场雪,给人带来无尽的喜悦和满足。
  接下来的调味,是一场味觉的盛宴。火红的辣椒面散发着火辣的热忱,花椒粉释放出独特的麻香,还有盐、糖、姜粉等各种调料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诱人的味觉交响曲。将发酵好的豆腐放入高度白酒中滚一滚,那瞬间,仿佛是给豆腐洗了一个醇香的浴,让它沾染上了醉人的香气。再裹上那精心调制的调料,每一块豆腐都披上了华丽而美味的外衣。
  腌制的过程,则是最后的沉淀与守望。将裹好调料的豆腐装入消毒过的玻璃瓶中,放在阴凉干燥处,让它们继续静静地发酵20天左右。这等待的时光,就像孕育着新生命,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每一天,都仿佛能感觉到豆腐在瓶子里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变得更加醇厚、更加美味。
  想起我上初中的时候,父母总是早早地准备好豆腐乳。那时候,家里经济窘迫,生活并不富足。常常是一碗白米饭,配上几块豆腐乳,就能凑合一顿。可就是这简单的搭配,却有着别样的滋味。那豆腐乳的咸香、麻辣,在口中散开,仿佛能驱散生活中的一切苦涩。每一口咀嚼,都是对生活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憧憬。
  后来到城里读书,这豆腐乳倒成了稀罕物。城里的同学,吃惯了大鱼大肉,对我这带着乡土气息的豆腐乳充满了好奇。他们用自己的红烧肉来换我两块豆腐乳,那场景至今想来都觉得饶有趣味。这倒让我沾了豆腐乳的光,在城里读书的日子,大部分同学到了下半个月就捉襟见肘,囊中羞涩。而我,总有那一瓶豆腐乳相伴,同学们便会凑过来,用渴盼的眼神看着我,希望能分上一点,用豆腐乳对付一顿。那些一起分享豆腐乳的时刻,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让我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
  我南下广东工作,远离了家乡的山水和亲人。每次回家,父母准备的家乡特产中,豆腐乳总是不可或缺的。当我带着这瓶豆腐乳回到工作的城市,打开瓶盖的那一刻,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弥漫在房间里,仿佛将我带回了遥远的家乡。那味道像是一根无形的线,紧紧地牵扯着我的心,让我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方向。在疲惫的工作之余,吃上一口豆腐乳,所有的压力和烦恼似乎都能暂且消散,心中只剩下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如今这瓶父亲寄来的豆腐乳,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愁,承载着家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在这繁华都市的喧嚣中,它是我心灵的抚慰,让我在每一个思念家乡的时刻,都能从中寻得一丝宁静和慰藉。它是童年的回忆,是青春的陪伴,是岁月流转中始终不变的牵念。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距离多么遥远,那一口豆腐乳的味道,永远镌刻在我的心底,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味道之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豆腐乳里的乡愁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