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山海蔚灵秀,葱郁钟大儒
——简述磴山许瀚书法碑廊
  

刘嘉欣
  (上接1月21日14版)
  清道光年间,许瀚在北京游学待考,尝谒师门,受业于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道光七年(1828),王引之(字伯申,号曼卿)授英武殿正总裁,主持校勘《康熙字典》。许瀚得顺天府尹、原山东学政、恩师何凌汉举荐,于道光十年(1830)考取武英殿校录,得以参与《康熙字典》编修,在武英殿校录《康熙字典》,成为王引之门生。此后在京与魏源(字文渊)、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吴式芬(字子苾,号诵孙,许瀚在京曾借居于吴式芬的双虞壶斋)、隋汝龄(字九芗、九香,奉天宁海人,今大连市金州区,后任职许瀚家乡邻近的赣榆知县时,对许瀚多有资助)等一众公卿和学者相识交往并结为好友。
  清道光二十年(1840)三月,奉道光帝饬文,书成栗毓美谥法碑(今矗立在山西省浑源县栗毓美纪念馆内碑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道光帝称誉,一时名动京城。由皇帝饬文、臣子书写,联袂成就一碑,史上不多见,由此奠定了许瀚书法大家的地位,故而索字者盈门,传有“一字一金”之盛誉。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至同治七年(1868),活跃在淮北、鲁南的幅军、捻军在日照纵横征伐了20年,先后攻破碑廓、黄墩、水车沟、夹仓等村镇与丁家庄、虎山铺北大山、白云山、马丌山诸多山寨。仅破夹仓镇就死难近400人,日照县衙也临时迁住磴山寨。
  清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一日(1861年9月21日),捻军李成部由安徽长驱登莱(登州、莱州),入岚山境,围攻虎山铺西北大山,患病住家的许瀚,移住由其子许逢吉奉朝廷敕令办团练督建的虎山铺北大山山寨,捻军破山寨,许瀚“乃别移山麓暂住”(许瀚《与秀水高伯平书》),此时,“辛酉(1861)八月,先生所藏书籍碑版,俱化煨烬”(杨铎《许印林先生传》)。
  次年腊月二十三日,捻军将领滕化光率幅军千余人兵临虎山北境,许瀚携妻苏氏扶杖离家至磴山下的龙潭(龙女祠)山林舍避难,“至,则邻近来避者已众,夜萃数十人于一室,坐以待旦,不能假寐”,“此地即弟曩与张石州(张穆)诗所云‘龙湫烟树里’也,其北大山曰磴山,为敝邑名胜,前贤多题咏。丁少山(即许瀚及门弟子丁艮善,字少山)避兵于此,诘朝来视,力劝宜上山,从之。坐大竹篮中,十余人舁(意谓轿夫抬)之,山径斗险,虽非扪参历井,亦略得其仿佛。既登,大海苍茫,忽来眼底,信奇观。阅其寨,石垣环山十余里,在翠微间,抬枪、大炮、地雷之属森置隘口,庐舍云连,宛若绝大邨聚……”(许瀚《与秀水高伯平书》)
  1863年2月17日(大年三十),捻军在磴山下的张家结庄村后扎下大营,先对旌旗猎猎的磴山寨予以炮击,继而大队捻众舞旗挥刀簇拥攻山不克,转而于次日(正月初一早上)从磴山南侧虎龙涧山沟攻入磴山寨五个寨门之一的西南门,与守寨乡勇激烈搏杀近中午,双方各有伤亡,捻军部众见不得克,遂罢战下山与山寨乡勇对峙。(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山海蔚灵秀,葱郁钟大儒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