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钦灵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当节气的指针指向立春,北国的檐角还悬着冰棱,而江南的柳条已攒起嫩青。天地间那支隐形的温度计,正随着东风缓慢攀升。
立春以春风为先锋,徐徐瓦解着寒冬的防线。这一过程正如古人总结出的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冬寒决不能硬碰硬。于是,它先遣来一阵微温的东风,轻化大地和河面的冰层,让躲在土里的虫儿翻翻身,再睡个回笼觉等待惊蛰的召唤;让压在河底的鱼儿浮上来,推动松动变薄的冰面。这些看似幅度不大的变化,都是春登大地的序曲。
东风解冻时,万物重生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如酥的小雨是早春给予大地的温柔亲吻,远处若有若无的草色是春的朦胧初妆。此时的草木,还带着冬的余韵,地上青草与枯茅相互交织,树木的枝丫依旧单调,一副还没完全苏醒的模样。只有白梅迫不及待地绽放出细碎的花朵,在枝头肆意闪耀,为这略显孤寂的枝头增添了一抹亮色。
清晨的阳光跟着亮起来,金黄的色调穿过白纱缠绕在高树上,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小燕子归来,与二月的春风一同裁剪天空的云彩:红色赠予花丛,让花朵娇艳欲滴;绿色批发给原野,使大地生机勃勃;蓝色赏赐给河流,令河水清澈湛蓝;白色则留给自己,做成护胸的小兜兜,俏皮又可爱。不久,“春城无处不飞花”,百花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将天地装点得绚丽夺目。与此同时,鸭群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赶来凑热闹,它们在春江水中欢快嬉戏,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旧时,送春牛图的人敲着小铜锣,挨家挨户送上殷红的图纸,说着吉祥的话语,为人们传递春的祝福;人们还会打春牛,以这种仪式提醒自己莫要耽误农时,抓紧春耕。而农人们早从寒冬开始数着九,嘴里念叨着“春打六九头”“春雨贵如油”这些流传已久的谚语,满心期盼着春归。如今,许多旧时立春的习俗已渐渐淡去,立春时节,青年男女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在忙碌的生活中争分夺秒,为梦想拼搏。但春的意义从未改变。它始终是新生与希望的象征,是我们与过去告别、拥抱崭新自我的契机。
冬去春来,立春已至。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气里,立下坚定的目标,迈着坚实的步伐勇敢向前。莫负春光,莫负时光,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