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德珍
节气轮转,春分如期而至。
宋代欧阳修有诗曰:“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春分一到,天地分庭昼夜,各执一半的光明,万物并生,花木竞秀,人间烟火也悄然沾染上了春的气息。
在我老家,春分有吃鸡蛋的习俗,取“圆融平衡”之意。但母亲并不满足于单单煮蛋,她总要用一碗“春分蛋花汤”,把春天的鲜活融进热气腾腾的锅里。
一口大锅架上灶台,柴火微微跳跃,锅中的水翻滚沸腾。母亲熟练地撒下一把新鲜的荠菜碎。被沸水一激,叶片在锅中舒展开来,嫩绿浮动,清香扑鼻。随后,她打入几个鸡蛋,蛋液缓缓流淌,遇热凝结,瞬间幻化出柔软的蛋花。最后撒一撮盐,滴几滴芝麻油,一碗清鲜的春汤便煮好了。小时候,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奔向厨房。捧起一碗热腾腾的蛋花汤,喝个底朝天。汤水甘醇,荠菜清香,鸡蛋嫩滑,唇齿间尽是春天的味道。
春分这日,家家户户还要摊春饼,卷进一季的新鲜春色。母亲擀面的手法娴熟,细白的面团在擀面杖下旋转、延展,擀至薄如蝉翼,再放进热锅里干烙。片刻翻面,饼皮微微鼓起,散发出一丝焦香,便可出锅。案板上,五彩的馅料早已备好:豆芽脆嫩,胡萝卜金黄,韭菜翠绿,炒香的鸡蛋绵软可口,还有酱香四溢的肉丝……母亲一边往春饼里添菜,一边轻声笑道:“卷春饼,春天不生病。”
小时候,我就爱站在灶台前,看着母亲摊饼、翻饼,双手翻飞间,春天便从面团里生长出来。等不及春饼卷好,便偷偷撕下一角,蘸点甜面酱塞进嘴里,酥软香甜,心满意足。
春分时节,江南的茶园已冒出了新芽。每年这个时候,外婆都会上山采摘明前茶。清晨露水未干,她挎着竹篮,穿行在青翠的茶垄间,指尖轻捻,摘下刚刚探出头的嫩芽。回家后,外婆将茶芽摊开晾一晾,再用双手轻轻揉搓,最后倒入铁锅里翻炒。茶叶在锅中翻腾,清香溢满整间屋子。待茶叶卷曲成条,色泽碧绿,她便取一撮放入杯中,冲上沸水。茶芽在水中舒展,水色由清转绿,好像一个青葱的春天在这杯茶中缓缓展开。
幼时,不懂茶的滋味,总嫌它微苦,皱着眉头不肯喝。外婆笑着摸摸我的头,轻声说道:“这茶,要慢慢品。春天的回甘,就藏在微苦里。”长大后才懂,外婆不仅是在说茶,更是在说人生。茶如人生,经岁月焙炼,方得醇厚芬芳。
春分的食事,并非山珍海味,而是大地的恩赐,是风物的馈赠,是岁月的回响。在这一天,尝一口春天,闻一闻人间烟火,便能明白,生活最美的滋味,原是这四季流转中的寻常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