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欢
书房的一角,阳光透过纱帘斜斜地洒在书架上。尘埃在光束中翩然起舞,像极了时光串珠。我轻抽出一本旧书,书页已泛黄,边角微微卷起,却依然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这是父亲最爱的一本书,书页间还夹着他常用的书签—— 一片早已干枯的银杏叶。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爱在晚饭后捧起这本书。我趴在他膝头,看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书页,听他低声诵读。那些晦涩的文字在我耳中化作了美妙的音符,在暮色中轻轻回荡。有时他会停下来,指着书中的插图,给我讲述遥远的故事。那时的我总觉得,父亲就是书中的智者,无所不知。
十二岁那年,我偷偷把这本书带去了学校。课间翻阅时,不小心撕破了一页。慌乱中,我用胶带粘好,却留下了难看的痕迹。那天晚上,父亲发现了,却没有责备我。他只是轻轻抚过那道伤痕,说:“书和人一样,有了伤痕才更有故事。”第二天,书页间多了一片银杏叶,正好遮住了破损的地方。
后来离家求学时,父亲把这本旧书塞进了我的行李箱。在异乡的深夜里,我常翻着它,仿佛就能听见父亲的声音。书页间的银杏叶早已枯萎,却依然倔强地守护着那个秘密。有时我会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批注,就像在和父亲对话,也像是父亲给我传输着无尽力量。
去年回家,发现父亲的书架上多了许多新书,但这本旧书依然占据在最显眼的位置。他的眼睛已经花了,看书时要戴上老花镜,可还是会时不时取下那本书,轻轻摩挲书脊。我注意到,书页间又多了几片新的银杏叶,金黄的叶片上还留着秋日的痕迹。
如今,我也开始在自己的书上做批注,在书页间夹上各种书签。有时是一片树叶,有时是一张车票,每一个都记录着阅读时的情感与思考。我也更加明白: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在书页间留下生命的痕迹。
夕阳西下,我合上这本旧书。书页间的银杏叶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忽然明白,这些书页不仅承载着文字,更承载着时光,承载着两代人的对话。父亲用他的方式,在书页间为我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还有那份永不褪色的亲情。就像父亲的爱一样,历经时光打磨,愈发显得深沉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