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亭,1912年出生于莒县前坡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那年,父亲患病去世,由母亲抚养长大。有一年随母亲赶集,他见一土豪骑马过市,横冲直闯,用马鞭抽打路人。小吉亭对此愤懑不解,幼稚地问母亲:“挨打的人,为什么不还手呢?”母亲对他说:“骑马的是有钱有势的人,他们打了人,平民百姓哪敢还手呢!”这件事对他幼小的心灵刺激很大,他天真地想,如能练出一身好武艺,就能抑强扶弱。
前坡子村有武学,吉亭常到那里去操练拳脚,一些儿童也相伴演习。吉亭9岁入村塾,读书勤奋,常受到塾师的称赞。课余,他仍坚持习武。曹吉亭19岁结婚,妻子叫项莲荣。他们先后生下3个儿子。全家靠几亩瘠薄土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1938年2月,日寇占领了莒县城,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曹吉亭与村里的有志青年无不怒火满腔,积极酝酿拿起武器抗日救亡。于是,村里的曹明楼、曹吉亭等几个青年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曹吉亭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8年2月下旬,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开赴沂水,与邵德孚组织的一部分武装汇合,编为“八路军山东游击第四支队第六大队”,曹吉亭编入特务中队,任政治战士兼副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间部队整编,中队改为连的建制单位,曹吉亭在一连任排长。7月,部队为开展鲁中南地区抗日组织工作,由沂水开往莒县岳家沟、垛庄一带。六大队编为“八路军山东游击第二支队”,曹吉亭任连指导员。不久,为严惩汉奸张步云,曹吉亭率部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攻打王村的战斗。此次共杀敌百余人,大大振奋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1939年夏,日寇向滨海区进行大“扫荡”。这时,曹吉亭调任五地委二中队任政治指导员。率部队参加反“扫荡”斗争。他们曾在莒县西南公婆山一带与日寇激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反“扫荡”胜利结束后,曹吉亭奉命回到莒县扩军。在他的家乡坡子村后极为隐蔽僻静的五升苑子沟设了扩军办事处。他利用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在群众中广泛进行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短期内就扩充60余人。
1940年10月,部队编入“山东纵队第二旅”,曹吉亭任五团五连政治指导员。1941年3月,他参加了青口奔袭战。年底,日寇调集5万重兵,向滨海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12月2日拂晓,敌人以优势兵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曹吉亭指挥连队沉着应战。在喋血战斗中,他不幸左腿负伤,鲜血染红了军衣。当撤至王家怪草村时,敌人已迫近他们。在这危急关头,他命令通讯员将他放下,赶快撤退。自己留下两颗手榴弹,拖着重伤的腿,艰难地爬进村头王大爷的家门。
王大爷见是八路军的伤员,忙将他藏在麦秸垛里。这时,七八个鬼子闯进院子,折腾了一阵子,见无动静,才匆匆离去。晚上,王大爷趁夜深人静,将曹吉亭送往部队。
1942年10月,原国民党五十七军一百一十一师副师长、顽固派头目孙焕彩率部侵占我甲子山区。他们肆无忌惮地推行蒋介石的投降卖国路线,疯狂反共反人民,枪杀抗日干部,残害当地老百姓。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予以惩罚。
12月17日,曹吉亭所在的山纵二旅五团与教二旅六团,担任两路的攻击任务。他带领五连勇士猛冲猛打,连连摧毁敌人的地堡,并亲至阵地前沿喊话。他们与全团一起攻占了三皇山,切断了敌人西逃之路。在罗荣桓等首长的指挥下,经过14天的激烈战斗,我军胜利收复甲子山区,毙伤和俘虏敌人2000余人。
1944年1月21日,曹吉亭奉命带领苜中独立营,配合滨海军区六团等主力,拔除石沟崖日伪据点,消灭伪日照县保安大队副队长朱信斋部,军区六团等主力部队拔除了敌人石沟崖据点,毙伤和俘虏敌伪军520名,汉奸头目朱信斋被我军活捉。
1944年3月,曹吉亭率领莒中独立营参加了攻打敌伪据点夏庄的战斗。这次战斗的胜利,对促进莒县伪军莫正民部反正,起了很大作用。
1945年3月,莒中独立营奉滨海军区命令,编为“滨海军区独立第三团”,曹吉亭任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他的职务高了,但仍保持着一个普通革命战士的本色。
有一次,他到二连检查工作时,连队干部看到他那消瘦的面孔,特意为他下了碗面条。他耐心地向连干部作解释:“你们对我的关心,我领了!现在部队这样艰苦,我们的干部不能搞特殊化,应和战士同甘苦,共患难,这样才能取得战士的信任。”说着,让通讯员把面条送给了病号,自己回到班里和战士一起啃窝窝头。
部队分粮食时,他总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同战士一起去担粮、推小车;在军训场上,同战士一起打靶、投弹、刺杀;在行军中,他替机枪手扛机枪或帮助有病的战士背背包、抬伤病员;在农村时,只要一有空,他就带头给老乡扫院子、挑水,并帮助老乡干一些收割、拉犁、耕种等农活。因此,群众亲切地称呼他是“庄户首长”。
1945年夏,日寇重占莒城,在店子集、王家山、新旺等地设立据点多处,使群众再度陷入水火之中。为保卫群众利益,我独立第三团于7月奉命拔除新旺据点。当时,曹吉亭已接调令到山东军区政治部工作,因感冒尚未启程。他提出让他指挥打完这一仗再走,理由是他已经全部掌握敌情,熟悉地形,便于指挥。团领导同意了他的要求。
7月23日,战斗开始。担任主攻的四连从新旺西北角突进村内,逼近村东敌人据点,将敌据点炸开一个缺口。敌人顽强抵抗,战斗趋于白热化。曹吉亭便带领通讯班及二连一个排投入战斗,连续打退敌人6次反冲锋。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在曹吉亭身边爆炸,他受了重伤。战士们连忙把他抬到团指挥所。经抢救无效,曹吉亭这位智勇双全的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年仅33岁。
曹吉亭牺牲的噩耗传遍滨海区,广大军民万分悲痛。这年8月,在烈士的家乡,由军区领导人主持召开了追悼大会。万余名与会者纷纷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烈士崇高的革命精神,英勇杀敌,为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而奋斗。
莒县人民为了缅怀烈士,寄托哀思,于1946年在蟠龙山烈士陵园正中,为曹吉亭建立了烈士纪念塔一座。
(摘选自《追忆峥嵘岁月——日照英烈事迹选集》 全媒体记者 滕伟伟 实习记者 汪宝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