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心向党至死不渝
——记徐坦烈士

  徐坦,1919年生于日照县安东卫村(今为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一户较为富裕的家庭。他是徐家的独生子,8岁丧父,家境逐渐败落。母亲带着他和姐姐以变卖家产维持生计。
  1927年,徐坦入本村私塾读书。1932年在安东卫小学读书时,在该校以教员身份掩护共产党员范景蘧,利用上课之便,经常向学生讲解“耕者有其田”的道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受到了进步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徐坦高小毕业后,考入了日照县立中学,后到青岛礼贤中学读高中。时值日本侵略军侵占东北三省,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山东大学学生也联合礼贤、文德两校学生组成了“青岛市学生抗日救国会”,徐坦积极参加了这一爱国青年的团体。“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华北领土,国民党军队一战即溃,有的甚至不战而逃,致使日军毫无阻挡地长驱直入,侵占了山东省会济南及泰安、周村等城镇。徐坦看透了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的丑恶嘴脸,愤然辍学返乡,四处奔走,宣传抗日,并寻找进步力量和救国之路。
  1938年春,他经人介绍参加了国民党57军中共地下工委控制的宣传队,从事抗日活动。不久,五十七军奉命南下,宣传队暂时解散。徐坦回到自己的家乡后,继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冬,中共日照县委在小曲河重建,范景蘧任书记。范景蘧分工到曾任教的安东卫、岚山头一带开展抗日活动,他到后不久,就介绍他的学生徐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徐坦入党后,立即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在安东卫、岚山头一带秘密活动。经过一个阶段的积极工作,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革命队伍,先后有王泽勋(即王刚同志)、于式古、张成禄等十几名青年加入了共产党,并建立了安东卫党支部,徐坦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建立后,党员分片开展活动,培养了大批抗日积极分子,壮大了革命力量。
  1940年秋,徐坦被调到鲁中党校学习。1941年6月结业,被分配到中共沭水县委任宣传部长。
  是年,伪军围攻渊子崖村,被村长林凡义等人打跑后,冯干三区长预料伪军不会就此罢休,必定对渊子崖进行报复。县委在彭家崖召开了参战负责人会议,作了战斗部署。决定分三个战斗小组:由区长冯干三和区委书记刘新一率领区中队在庞疃村南侧埋伏截击;由徐坦、王洪康、王斗南率洪水区中队和民兵在楼里村埋伏;由林凡义、林庆忠和区公所文书王洛现带领渊子崖村自卫队守卫村子,迎击敌人。并派5名区中队员在白常一带守望。
  12月28日晚,我情报人员向冯干三区长报告说:“小梁家据点的伪军勾结临沂城的日伪军,将于明日(12月29日)来洲子崖村进行报复。”冯区长听后连夜通知各组,做好迎战准备。次日拂晓,各组进入了预定的地点,严阵以待。早饭后,在白常守望的区中队员发现了敌情,立即通知各组。岂料来的是驻扎在新浦的日伪军,他们在“扫荡”了沂蒙山区后,返回时路经此地。小梁家驻敌向“扫荡”的日寇报告说:“山东军区和省政府驻在渊子崖村。”日寇骑兵、步兵加之伪军共有1500余人,带着四门火炮,在汉奸队长梁化轩带领下,气势汹汹地向渊子崖扑来。自卫队员按照预先的部署,火速进入了战斗岗位。敌人到了村西后,向村里连打了20多发炮弹,顿时火起房塌,向村子猛攻。被激怒了的自卫队员,在林凡义和林庆忠的指挥下,向敌人发起了猛烈还击,冯干三和徐坦也率部向敌人发起攻击。因敌我力量悬殊,敌人打进了村,见人就杀。林凡义、林庆忠和自卫队员们一见此情,怒火中烧,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拼杀。村里的群众也拿起大刀、长矛、粪叉与敌人英勇搏斗。在前来增援的我山纵二旅五团的打击下,太阳落山时,敌人撤退了,村里的枪声也逐渐停了下来。
  渊子崖一战,共击毙日伪军80多人,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中共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等同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徐坦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率部向敌人发起了6次冲锋。他曾多处负伤,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最后身中9弹倒在血泊中。在打扫战场时,人们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县委宣传部长徐坦,被莒南县妇救会李树兰和李大娘救助,送往王家黄庄的部队医院,经抢救和手术后脱险。
  1942年冬,徐坦伤未痊愈,就向滨海区党委要求工作。区党委根据他的伤情,安排他回到日照老家养伤。回家后,他不顾伤情,首先想到的是工作。他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贴在床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943年春,当地灾荒严重,粮价不断上涨,这给穷苦群众造成很大困难。徐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去找张成禄、胡凯等共产党员商量解决措施,筹资在安东卫建立了一处粮秣合作所。他们到收成比较好的莒县夏庄等地购进了大批高粱、谷子等,在安东卫集市上以低价向穷苦群众出售,压低了粮价,很受群众欢迎。
  早在1941年春,徐坦回到家乡不久,区党委决定青岛的地下工作由徐坦负责,并指示王刚,有关青岛的地下工作情况,不要直接向区党委汇报,可直接与住在安东卫的徐坦同志联系。
  1943年春,滨海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青岛工委,徐坦任工委敌工委员,分工负责青岛市沧口区党的地下工作,他与沧口区党的地下支部书记苏源生同志取得了联系,秘密开展工作。
  1945年,我国的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抗日力量在全国举行大反攻,日本侵略者即将灭亡,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国民党派遣了大批特务到日军占领区,与汉奸勾结,猖狂反共,准备内战,想独吞抗战胜利果实。与此同时,共产党也派出地下工作队深入日军占领区,发动群众,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建立地下武装,待我军进攻时,配合行动,保护工厂和公共设施。因此,青岛工委派徐坦潜入青岛,长期隐蔽,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开展对伪军的策反工作,以便在我军进攻时举行起义。徐坦遵照工委指示,与交通员(沧口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苏源生的岳父)一起,带上活动经费,绕道连云港,乘船去青岛。连云港党的地下工作者是石仑堂(安东卫人),在连云港的公开身份是日本翻译,由他负责安排徐坦去青岛。徐坦乔装成商人,途经赣榆县土城子时,不慎被伪军黄泥头(浑名)逮捕,交通员跑回来向区党委汇报了此情况。区党委立即组织武装攻打土城子之敌,以营救徐坦。战斗打响后,敌人撤离了土城子,并在撤退前将徐坦同志杀害。待我部进村后,徐坦同志已壮烈牺牲,并得知他在残暴的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临危不惧。我参加营救的同志无不沉痛和敬仰。
  徐坦同志牺牲时,年仅26岁。为了缅怀烈士,慰藉烈士家属,滨海区党委派王刚和刘士连同志化装成邮员,到土城子村将徐坦的遗体抢回送往家乡安东卫。按照徐母的意愿,将徐坦烈士安葬在徐氏祖茔内,并举行了安葬仪式。(摘选自《追忆峥嵘岁月——日照英烈事迹选集》 全媒体记者 田文佼 整理)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1 版:追忆烽火岁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心向党至死不渝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