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江雪
“铁腚大巴”一路走来,路上点点滴滴的风景已经足够让人侧目、惊叹,然而这一程山水中最为丰硕的亮点,便是藏在南迦巴瓦峰和色季拉山口之后的林芝。
如果说林芝是秀美的、柔情的,那么南迦巴瓦峰就是挺拔的、昂扬的。
这座被誉为“直刺蓝天的战矛”的冰山之父,常年积雪,云遮雾罩。当阳光奋力穿过云层,给南迦巴瓦镶嵌上一轮圣洁,那一刻,时光仿佛在此静止,所有的跋山涉水,所有的崎岖坎坷,一切都变成值得。
对一座山心存敬畏,那必是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心境才能产生的感觉。因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因它担起“雷电如火燃烧”“直刺天空的长矛”和“天山掉下来的石头”等赫赫之名,甚至,只因它千百年来静默矗立,千百年来耸入云端。
仰望那云雾缭绕的山峰时,忽然会有一种错觉——南迦巴瓦峰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登山者和观光者。
愈到色季拉山口,景色愈是开阔,眼前不再是冰雪一体的纯白色,而是点点朵朵多了些许野杜鹃。这是色季拉山口最浓郁的盛放,也是色季拉山口捧出的最丰厚的答谢礼。
色季拉山的杜鹃花面积大,品种多,盛开期间气势浩大,4月中旬到6月底,野杜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尤其是进入6月份,整座山上的杜鹃花全部绽放,景色极为壮观,也为一路的冰天雪地增添了几许温暖。
看过雪山、转过经幡、目睹过一步一跪的朝圣者,周遭景色渐渐温润起来,桃花由星星点点,变得成行成片,这一切都在告诉大家一件事:林芝到了。
这个有着“雪域江南”之誉的小城林芝,曾经是川藏线入藏的最佳歇脚处,而如今,林芝桃花的盛名,已足够让它成为一处不可错过的风景。
进入林芝嘎拉村的过程,颇有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味,原本还是高山、雪溪的景色,转过几个弯,眼前忽现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芝的桃花美得有几分不真实,粉白的花瓣在冰川融水的滋润下舒展,与雪山耀眼的银白形成反差。山间雾气缭绕时,桃花如浮在空中的轻霞,伴着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微吐芳菲的花海又成了雪山间最温柔的腰带。
那些身着藏袍的藏族姑娘在树下笑着舞蹈着,惊起的花瓣随风飘向经幡的方向。
这里的桃花,是雪山写给春天的情书。
瓦蓝、云白、石黑、芽绿、桃红……五彩斑斓的画卷徐徐铺开,最严酷的高原孕育着最柔软的春光,最短暂的绽放回应着最永恒的雪山。这时的林芝,每个角落都写着生命的寓言。
在这里,不仅是嘎拉村,还有索松村、吞白村、达林村、波密桃花沟、嘎朗村等,这些地方因为区域不同,气温也有差异,导致花开时节并不完全一致,次第开放给了游客更多更好的选择,串联成线,便是林芝“人间四月天”的桃花季。
林芝的桃花花期仅20天左右,短暂却绚烂。它不似别处的花海,而是与雪山、峡谷、藏文化浑然天成,带着野性的浪漫与神性的庄严。
驻足、回望、流连,即将离开的时候,人们会突然产生一种不舍,一种对方外之境、神圣不染的不舍。就好像,曾经与这桃花相约过,才会在此刻期许、缠绵,然后许下一个“再见”的诺言。
明年春天,也许真的可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