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希
初春之时,我并未察觉有何不同。故乡的春日总是湿润的,雨水说来就来,一日之间衣衫便换了数番,风中还夹杂着“回南天”独有的黏腻。
然而,正当我对这季节满腹牢骚之际,一棵树,确切地说,是一树香椿,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是的,就是它。香椿,这春天独有的嫩绿芽儿,味道强烈得仿佛在你的舌尖上跳跃,一口下去,整个人都精神了。
第一次被它征服,是在一盘香椿炒蛋中。说它臭,却又令人着迷;说它香,却又带着几分湿漉漉的清新。餐馆老板端来一盘黄绿相间的炒蛋,边盛饭边说:“今年头茬的香椿,嫩得很呢,炒出来就是春天的味道。”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妙极了!嫩蛋包裹着香椿那野性的清香,入口初是温柔,随后香气四溢,瞬间唤醒了我。
从那以后,我成了香椿的忠实信徒。我开始像追逐星辰般研究它,心中暗自封它为“树上香料界的女王”。我最爱的,莫过于香椿炒饭。简简单单,锅中热油,打入鸡蛋搅散,再倒入饭翻炒至金黄,最后加入香椿末,盐、酱油、耗油适量,出锅之际,香气扑鼻,嘴角不禁上扬。配上一碗紫菜蛋汤,这样的美味,胜过人间一切。
虽然香椿的料理看似质朴,但在朋友圈里,它却是当代打工人的“生活感标配”。每年三四月,若不发上几张香椿的照片,仿佛这春天就不完整。
母亲说,她小时候,香椿便是“穷人家的山珍”。那时家中缺少肉食,一盘香椿炒蛋却能让人多吃一碗饭。如今生活好了,却依旧保留着这份春日的传统,不为饱腹,只为那一抹春天的味道。
故乡的春天多变,时而晴朗,时而阴沉,时而温暖如夏,时而寒风刺骨。但只要香椿在,我便觉得心安。它如同春天的使者,准时到来,准时离去,从不缺席。
于我而言,香椿不仅是食材,更是开启春天生活的一把钥匙。它不像春花那般娇嫩,无需拍照留念,只需出现在餐桌上,用那股无法忽视的味道宣告:春天来了,生活不应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