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崖前牡丹向阳开
  

张西洪

  一朵牡丹,引爆了山村。曹州牡丹甲天下,结缘牡丹,拥抱国色天香,那是何等的幸运啊!
  聂家崖前村的“天香牡丹园”也有十多岁了,每逢四五月份,五颜六色的牡丹花开正艳,吸引了大批游人,让偏僻闭塞的山村热闹起来。
  唐人沈佺期有诗云:“崖留盘古树,涧畜神农药。”古时牡丹统称芍药。这崖与聂家崖前巧合,此刻,崖前的百年牡丹也正在思念着她的故乡呢。
  不用千里奔波,家门口也能一睹菏泽牡丹芳容,让人眼界大开。诗人,画家,作家,摄影家,一群群爱牡丹的人如期而至。朵朵牡丹绽放,吸引着善良爱美的山里人,也悄悄地改变着山里人的生活。山城市民发现,有很多讲究的人家,到了重要节日,或者有老人过寿,客厅里会有名贵的牡丹花增色添彩。小康生活里,多了牡丹的陪伴,真正的锦上添花了。正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山里的牡丹,让普通百姓每一个日子都能笑出声响。
  “天香牡丹园”有三十亩之大,园主聂兰叶,早些年在县城打工做生意,靠厚道实在,赚了些银两。从小就喜欢养花,家中有一株祖上留下来的牡丹,一直伴随着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陪客户去菏泽赏花,顺便拉回了一些牡丹,除了自己观赏,还送朋友,赠亲戚。走亲访友以鲜花取代了烟酒,少了些俗套,多了些高雅,人也敞亮体面,感觉这个钱花得值。于是他每年都要不惜重金,专程去菏泽牡丹园赏花、买花,一来二去,认识了一群花友,获取了不少养花知识。天道酬勤,聂兰叶慢慢成为山城五莲的“牡丹专家”。
  日子好了,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自然会考虑精神享受,大山里养花、喝茶、欣赏字画的雅士越来越多。前几年,聂兰叶发现,牡丹花养植在普及的同时,因品种单一,档次不高,管理不科学,让许多养花者颇为头疼而成为一次性过客,浪费了钱财,影响了心情。在大多数人眼里,牡丹的身价始终高高在上、让人望而却步的原因是太难养。聂兰叶就和爱人商量,何不回老家整修一下旧宅院,建一个牡丹园,在旁边种上一片绿茶,平常素日可以邀约朋友雅聚小酌,也为将来养老做个准备。
  媳妇是个爽快人,一拍即合。聂家崖前村前小河边的院落里就有了首批名贵的牡丹花。从县城回老家的次数多了,感觉回家的山路宽阔顺畅,路也近,人也亲。人缘好,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聂兰叶两口子感觉开心,其心境与在波诡云谲的商海里赚钱有着霄壤之别。村里换届,乡党委领导动员他回村当支书,他考虑了一个晚上,最终下定决心:如果乡亲们需要我,或者能够为他们出点力,我愿把自己积累的财富和积淀的智慧用到乡村振兴上,一起共奔致富路。
  “阳花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范仲淹《西溪见牡丹》)其实牡丹可是大家闺秀,受不了丁点儿委屈的。用山里人的话说,不好伺候。爱美的庄户人家习惯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家常花,像月季、栀子、大石榴木本花以及菊花、鸡冠子花、马齿苋等草本花,生命力强,便于管理,老百姓称为“皮实”。家中栽种牡丹,那可是大户人家的专利,在沂蒙山尾部的五莲山区,过去只有宰相家的槎河山庄、小尧村的探花府、五莲山的寺庙等豪门望族有,普通百姓养牡丹是不开花的,因为她嫌贫爱富。聂兰叶认为,牡丹花也是讲究缘分的,过去牡丹品种少,娇贵,不好管理,如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是没有摸透它的习性,忽视了花的生长规律。用心用情,挑选品种、检测土壤、播种繁殖、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日常管理都是有规矩的。聂兰叶把全部的精力用在牡丹花上,如痴如醉,一天不去牡丹园心里就会不踏实。媳妇牟宗娟数落他说:“都快把牡丹当成老婆了。”十几年过去,他遍访了省内外牡丹名园名家,园子扩充到30余亩,花越开越多,名气越来越大,花香越飘越远。
  好花尚需绿叶扶,聂兰叶今已成“花痴”。聂兰叶呵护起花来,比绿叶更体贴周到。聂兰叶夫妇爱牡丹,如同爱老人、爱孩子。爱得愈深,就舍得花大价钱。累计投资已达650万元,选购的品种从十几个到几百个,数量从几百棵到上万棵。比较名贵的有鲁荷红、霓虹焕彩、肉芙蓉、海黄、葛巾紫、日月锦、乌金耀辉、首案红等极品。万物皆有灵性,一株株珍品,从鲁西南到鲁东南,跨越运河尼山,近千里迁徙,一定有环境差异。相处久了,也会产生感情,浇水、施肥、除草、喷药,精心呵护,一吸一呼之间,相互有了交流,有了依赖。聂兰叶悄悄地和牡丹对话,为它们唱歌,微风中,牡丹听懂了他的语言。曹州牡丹,没有离乡之感。(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崖前牡丹向阳开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