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光的刻度
  

袁成
  清晨,我站在阳台上,看见多肉植物的影子斜斜地躺在瓷砖上。那影子极淡,像被水稀释过的墨汁。我蹲下身,用手指去触碰那影子,自然是触不到的。这影子随着太阳的爬升而缓缓移动,到了中午,便缩成小小的一团,躲在花盆底下,仿佛怕见人似的。
  这影子每日如此,从不缺席,也从不张扬。它只是静静地存在着,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我想起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做日晷,在硬纸板上插一根筷子,摆在阳光下,看着影子移动,便能知道时辰。那时的我惊讶于这种简单而准确的计时方式,却未曾想过,这影子本身就是时间的具象。
  正午时分,我路过小区的树荫下,看见几个孩子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放大镜。他们将阳光聚焦成一个小小的光斑,照在枯叶上。不一会儿,那光斑下的叶子便冒出一缕青烟,继而燃起微弱的火苗。孩子们欢呼起来,像是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这光斑的温度极高,能将物质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我想,时间何尝不是如此?它无声无息地作用在我们身上,将青丝变成白发,将光滑的皮肤刻上皱纹。我们大多数时候浑然不觉,直到某一天照镜子时,才惊觉岁月已经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痕迹。
  傍晚回家,西晒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客厅。窗玻璃上有些凹凸不平的地方,将阳光折射成奇异的光纹,在墙面上缓缓流动。我坐在沙发上,看着那些光纹像水一样“流淌”。它们没有固定的形状,却有着惊人的活力,时而聚集成明亮的光斑,时而散开成细碎的光点。
  这流动的光让我想起人的一生。我们出生时,如同初升的太阳,光芒虽弱却充满希望;中年时,如日中天,光芒最盛;到了晚年,便如这西斜的太阳,光芒变得柔和,却多了几分深沉的美。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没有哪个阶段比另一个阶段更重要或更不重要。
  夜里关灯后,我躺在床上,回想这一日所见的光影变化。突然意识到,我们总是用钟表来计量时间,却忽略了自然界中这些更为本质的计时方式。古人观日影而知时辰,观月相而知月份,观星象而知季节。这些方法看似原始,却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紧密相连。
  现代人发明了精确的原子钟,将时间分割成纳秒甚至更小的单位。我们以为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控时间,却不知在追求精确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对时间本质的感知。时间不仅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是生命经验的沉淀。
  次日清晨,我又站在阳台上。多肉植物的影子依然在那里,只是位置与昨日稍有不同。我知道,这是地球又完成了一次自转的证据。在这永恒的运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短暂的过客,唯有光与影的舞蹈永不停歇。
  或许,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活了多少个日夜,而在于我们是否像那多肉植物的影子一样,真实地存在过,是否像那放大镜下的光斑一样,曾经炽热过,是否像那窗玻璃折射的光纹一样,自由地流动过。
  光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痕迹。而我们走过的路,是否也能在时光中留下些许印记?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光的刻度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