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浅谈《莒国演义》的叙事艺术
  

滕怀森

  读罢蒋学贡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莒国演义》,深深为作者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和广博的学识所打动。用历史小说的形式,清晰而又完整地呈现了莒国从兴盛到衰亡的历史进程,这部书是首创。
  莒县城是莒国古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蒋学贡先生出生在莒县,自青少年时代便深受莒文化的熏陶,潜心研究莒国历史文化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搜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这是创作《莒国演义》的基础和源泉。《莒国演义》全书一百回,62万余字,塑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描写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本书沿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写成,以莒国为叙述中心,以时间顺序为径,以人物与事件为纬,融汇穿插莒国与周王朝及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横跨西周、春秋直到战国初年,时间跨度长达六百余年。篇幅之宏阔,内容之丰富,情节之感人,堪称历史演义小说的佳作。
  历史演义小说的特点,要求所述历史的主要情节、人物、环境既要有历史的真实性又要有具体细节上的描写和虚构,在这一点上作者把握得非常到位。《莒国演义》所述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史书几乎全有记载,有的在民间流传几千年。查《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等历史典籍,小说所列人物事件,几乎全有出处。作者正是依照这些历史史实着笔,将人物、事件巧妙地融汇起来,突出了姜子牙、孔子、春秋五霸等重要人物及相关故事,完整地写出莒国自受封到兴起发展的整个过程。
  作者没有照搬历史,而是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对人物的活动、语言,部分故事的细节,作了适当的渲染与虚构。如:作者在叙述姜子牙东海垂钓,春秋五霸争雄,齐桓公毋忘在莒,孔子周游列国、勾践卧薪尝胆、项橐为孔子师、叔文相莒、柱厉叔死报莒敖公等故事时,不仅还原了历史真相,而且很有分寸地增加了细节描写,使之更加生动传神,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书中人物姓名、谥号、官职,国度、任职时间及生卒年代,均符合历史记载。文学艺术与历史真实相交融,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
  《莒国演义》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有特色。作者把人物放在历史大环境中去描写,放在故事情节中表现,在历史事件和具体行动中展开人物构建,在动态的历史事件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个性。通过对背景的渲染,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灵动。如“毋忘在莒”一节中,作者对公子小白以及管仲、鲍叔牙等人的描写正是如此。作者通过小白即位的艰险和即位后一系列事件的处理描述,把姜小白、管仲、鲍叔牙几个主要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十分生动。再如,第二十九回《郑庄公掘地见母》,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情节的展开,描述了郑庄公从怨母、恨母,到忏悔后的思母、念母到见母的情感变化。作品没有过多的说教,只在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通过颖叔考席间的一个细节,以孝心激起了郑庄公人性的变化,使其产生了思母、见母的强烈愿望。 (未完待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浅谈《莒国演义》的叙事艺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