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守护,破解“暑期看护难”,看振东社区——
全媒体记者 厉倩
暑假里,孩子们像挣脱束缚的小鸟,满怀着对假期的憧憬。然而,这份喜悦却让不少家长犯了难。
“白天要上班,孩子一个人在家,不仅担心他偷偷玩水、摸电,作业更是没人辅导,真是一刻也放不下心。”莒县店子集街道振东社区居民王女士道出了众多双职工家长的心声。
就在家长们为孩子假期看管问题愁眉不展之际,振东社区迅速响应居民需求,整合多方资源,精心筹备起暑假公益托管班,并于7月15日正式开课。
开课首日,托管班门口便排起了小长队,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脸上满是期盼。志愿者们微笑着接过孩子们的书包,一句“放心吧,交给我们”的承诺,如一股清泉,瞬间浇灭了家长们多日来的焦虑,让他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本次暑假公益托管班的课程设置精心周到,涵盖了语数英辅导(包含暑假作业指导)、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学业规划等多项内容。为充分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所有课程均采用沉浸式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语数英辅导课上,我们并非简单讲解题目,而是针对不同孩子的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一位志愿者老师介绍说,比如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老师会用生活中的实物举例,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在感恩教育课上,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开展“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引导他们回忆父母日常的付出,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则会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观看红色影片等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
开班仪式伊始,30余名孩子拘谨地坐在椅子上,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怯生生地在陌生的教室和人群中游离。见状,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俯身微笑,用温暖的手牵起小手,围成传递信任的圆圈。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如同魔法钥匙,几轮游戏下来,孩子们脸上的羞涩早已消失不见,有的甚至主动拉着小伙伴的手,教室里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连窗外的阳光似乎都变得格外雀跃。
游戏结束后,老师们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人数,将他们分成了四支队伍。分组完成后,一场热闹的队名和队呼征集活动随即展开。“我们叫开心队,我们要让整个托管班都充满笑声,做最快乐的小队伍!”“我们的队呼是‘飞翔飞翔,飞向远方’!”孩子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情高涨地讨论着。大家纷纷拿起彩笔,在各自的队旗上认真地写下队名和队呼,一笔一划间充满了对团队的期待。
紧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堂开讲。专业法律工作者深知孩子们的认知特点,特意准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动画片和漫画案例。当播放到“陌生人给零食”的片段时,法律工作者问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呀?”话音刚落,孩子们便齐刷刷地举起小手。“不能要,可能有毒!”“要告诉爸爸妈妈!”孩子们的回答稚嫩却坚定。在“独自在家有人敲门”的情景讨论中,有的孩子说要先问清楚是谁,有的说不给任何陌生人开门,大家在热烈的互动中,将安全知识深深记在了心里。
看着孩子们在托管班里学得开心、玩得快乐,家长们满心欢喜。“以前一到暑假就发愁,现在有了这个公益托管班,孩子有人管,还能学到知识,我们上班也踏实多了。”一位家长感激地说。
未来,振东社区将不断优化托管模式,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增设兴趣课程和实践活动,让每个假期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加油站”。同时,社区还将积极凝聚更多社会力量,让这份温暖的陪伴持续不断,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