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拉瓜炒黄鲼

  何玉滨

  黄鲼,岚山这个海口的渔民也把它叫黄鲼盘子,学名光魟,近海产量不大,应该是夏天海钓和秋天拉网时的海货。现在流通便利,渔网也先进了,一年四季都能在市场上见到,但泛着亮黄颜色的还是应季的海钓和拉网的货鲜活。
  黄鲼是无鳞鱼,身上滑滑的一层黏液,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特别是它的嘴长在腹部,比较小,肚囊倒也很大,看起来饭量是不小的。整个鱼呈不规则的圆形,一圈的软组织像是穿了个软软的纱裙,在水里游动时上下摆动,后边长着一根很细的尾巴。别小看这个尾巴,它可是黄鲼杀敌制胜的武器,上面长着一根刺,沿海懂行的人都知道叫“梆”,硬硬的像根铁钉,应该有毒,如果被刺上,很难治疗。小时候听说过一个偏方,用柞木棍熏烟来烤,才能解毒,但是柞木棍一时也不好找,所以吃这种鱼时要格外注意。
  五一节女儿放假回家,一起到车庄海鲜市场,一个专门卖头子货的常摊上就有这种鱼,一斤多的样子很新鲜。卖鱼的老板很懂行,我问他“梆”怎么办,他说已经给剪掉了,前期也让“梆”刺了一下,打了好几天针。还好这“梆”已经给剪了,这样就可以放心地收拾鱼下锅了。妻子和女儿是不懂的,但为了吃这个特色菜也就买了一条,到超市正好有卖分割好的拉瓜段,特色菜的佐料就齐活了。回家就忙活起来,鱼洗好摘干净,改成手指粗的条块,拉瓜也同样改刀,大小差不多,油锅下葱姜蒜,爆香后下鱼,料酒去腥,四月酱提鲜,少加水,咕嘟咕嘟,然后放拉瓜块。翻炒一会儿,加水大火顶开,盖锅盖,改小火慢炖,鱼小炖十几分钟,鱼大炖二十几分钟。然后加盐调味出锅,吃起来鱼也鲜、瓜也鲜,相得益彰。这种鱼的刺是软骨,吃到嘴里稍稍用力,就能嚼碎。
  这晚饭比较丰盛,还有大海螺、蛏子、生蚝等,我吃了几块鱼就饱了,女儿和她妈吃得慢,两个人在细嚼慢咽地认真品尝,边吃边聊。第二天上午做饭时,我就问了一嘴,昨天的鱼都吃了吗?妻子淡淡地回应了一句:“哪还能剩下,都趁热吃了。”你说说,这个鱼做得也是到了火候,差点让她俩连盘子都给吃了。但是我总觉得吃得还不过瘾,一是缺了几块红辣椒,虽然这个鱼不腥,但是放几块鲜红的辣椒吃起来是能刺激味蕾和食欲的;二是不如夏末秋初时吃得有味道,好像在春天这鱼又太嫩了。
  有一年夏天,父亲他们盘了几筐钓钩,开始海钓作业。夏天不准拉网,可钓钩作业是允许的,主要鱼获是勾鱼、黄鲼等。有一次海钓回来上岸,两个人用扁担抬了一个大黄鲼,大约七八十斤的样子,用绳子在头部穿了孔系着一个扣抬上来的,下午趁街上有人,捎着刀分割着卖了。晚饭时,满庄里都是炒黄鲼的味道,饭后遛弯的人明显多了,各家的煎饼肯定又吃掉了不少,我也是三四个煎饼进了肚,又是撑得围着村前的大队办公室转了好几圈才回家睡觉。
  拉瓜炒黄鲼,不光拉瓜和黄鲼在颜色上都呈现着幸福温馨的富贵黄,经过火的一番淬炼融合后,它们更是鲜味相投了,也不知它们是经历了多少年月的海枯石烂和沧海桑田,才有了这般人间美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拉瓜炒黄鲼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