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夏吃冬瓜
图片
  

曹建龙
  夏日炎炎,瓜的世界热闹非凡。生吃的脆爽清甜,熟吃的软糯多汁,而在这琳琅满目的瓜中,若论熟吃之选,冬瓜始终是我心底最偏爱的那一抹。
  儿时的春天,我常跟爷爷往地里跑。冬瓜易种,撒下种子便扎扎实实地扎根,不用费太多心思。等蝉鸣渐起、暑气漫上来时,冬瓜藤早已爬得满地都是,巴掌大的叶子间缀着金黄的小花,没几日就鼓出青青的小瓜崽,藏在叶底。那阵子我天天往地里钻,扒开叶子找瓜。
  有一回,竟在藤蔓深处摸到个圆滚滚的大冬瓜,躺在地上。我摘下抱回家。奶奶接过冬瓜,手起刀落削了皮,切成薄如纸片的片儿,扔进烧沸的水里。水再开时,冬瓜片浮起来,变得半透明,瞧着清汤寡水的,可盛进碗里一尝,鲜甜直往舌尖钻。淡淡的瓜香混着水汽漫上来,喝一口,清爽从喉咙淌到心口,身上的热意褪了大半,不知不觉就喝空了两碗。那时总觉得,奶奶的冬瓜汤里藏着整个夏天最舒服的凉。
  到了仲夏,地里的冬瓜到了盛时。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青灰色的皮上覆着层薄白霜,躺在藤蔓间憨态可掬。我跟着爷爷挑着箩筐去摘,吃不完的就码在屋檐下通风处,能从流火七月吃到秋凉。种冬瓜有诀窍:春天下种时施足粪肥,往后直到结瓜都不用追肥,遇干旱傍晚浇点水就行,省心得很。
  每年切冬瓜时,奶奶总会拣出饱满的种子,晾干收进布袋子。等来年春寒刚退,便泡种育苗,苗长到五寸高,再移栽到新翻的地里。一茬茬的冬瓜,就这么跟着季节走,也跟着日子走。
  有一年,父亲带回来几粒与众不同的种子,兴奋地说:“这冬瓜跟咱家乡的不一样。咱这儿的冬瓜个头不大,皮薄肉嫩,吃着清甜;这种厚皮冬瓜,能长到十余斤呢。”这种子来自广东,种下后,我天天盼着它开花结果。
  结果那天,父亲特意拉我去看。那冬瓜足有一米多长,青灰色的皮泛着光,覆着层细密白霜,抱起来沉甸甸的,估摸着得有二十斤。长这么大,我头回见这么大的冬瓜,惊得眼睛都直了,围着它转了好几圈,手摸着瓜皮凉津津的,像摸着块未经雕琢的玉。
  父亲摘了一个回家炖猪骨汤。我瞅着新鲜——— 他竟没削皮,直接切成麻将大小的块,连皮带肉扔进砂锅,咕嘟咕嘟炖了四十分钟。揭开锅盖时,香气裹着热气涌出来,夹一块尝,瓜肉软嫩混着骨头的鲜香,咽下去才发现,瓜皮竟脆生生的带着点韧劲,嚼起来咯吱响,比削皮的多了层清爽,像在嘴里开了片小小的凉荫。
  冬瓜多了,吃法也多了。有一回父亲搬出个厚皮冬瓜,削了皮后,握着刀在瓜面上轻轻剁——— 横一刀竖一刀,切出密密麻麻的小方格,像裹了层细巧花纹,再改刀成麻将块。我看得眼热,长这么大从没见这么切瓜的,手早痒了,直嚷嚷着要学。
  他把锅烧得冒烟,舀进一大块猪油。猪油慢慢化开,在锅里滋滋响,泛起金黄油花时,倒进去切好的冬瓜,小火慢炒。炒到瓜边微微发皱、约摸三成热时,淋两勺酱油,快速翻炒到每块都裹上酱色,黄亮诱人,再盖锅盖焖十分钟。揭开盖时,酱香混着瓜甜直往鼻尖钻,盛出来的冬瓜竟有回锅肉的浓郁,下饭得很。
  老话说“夏吃冬瓜赛人参”,这并非虚言。冬瓜确实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功效。种冬瓜从不用打农药,是实打实的绿色食材,吃着格外安心。我打小就爱这口,总觉得怎么吃都吃不够。
  后来,我成了家,住到了城里,再没种过地。家里人少,买个整冬瓜得吃好几天,好在超市里有切开的卖,按需称取,方便得很。
  每次走进超市,路过生鲜区,瞅见那青白相间的冬瓜块,总忍不住停下来。瓜皮上薄薄的白霜,切面上沁出的水润,都像极了小时候地里摘下的模样。顺手挑一块放进购物车,指尖触到那点清凉时,心里总会泛起一阵暖。这夏天的味道,早就深深融进了日子里,成了生命里一段温温软软的回忆。
  原来这冬瓜,早把夏天的滋味、日子的暖,都悄悄刻进了骨子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夏吃冬瓜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