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灯 影 巷 深
  

包元安
  我故乡的巷子,是窄窄的,深深长长的。那巷子两边挨挤着密密排开的房子,中间夹着一条石板铺就的路面,被岁月和脚步磨得光溜溜的。白日里巷子倒不甚引人注意,可一入夜,巷子便悄然苏醒,那昏黄的灯火一盏接一盏亮起来,轻轻点染着夜色。
  巷子里的灯,多半是旧式门灯。天将暮未暮,各家门前便渐次亮起一点昏黄的光晕,灯影便重叠起来,在石板路上铺排成一条恍惚的光路。灯下的飞蛾,是些不知疲倦的舞者,朝着那点暖光扑撞不休——— 它们不知那光明的边界,竟也是灼热的陷阱。
  儿时每逢暮色四合,巷子便成了我自由奔跑的天地。昏灯下,我如一只小野兔般在灯影间穿梭,脚步踏在光润的石板上,发出轻快又短促的声响。偶有邻家大人提了油纸灯笼从对面走来,灯光便从灯笼的纸面渗出来,温柔地漫溢开,把提灯人的身影拉得长长地映在石板上。他们每每看见我,便半嗔半笑地叮嘱:“跑慢些,小心绊着!”那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灯影里他们脸上漾着的笑意也格外温暖。
  夜深了,巷子也沉静下来。偶尔有晚归的人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过,那脚步声在空旷中显得格外响亮。灯影在墙壁上微颤,好像被脚步声惊扰了似的。这时,谁家木门“吱呀”一声开了,又“咣当”轻轻合上,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夜的深处格外分明。门缝里透出的灯光一闪,随即又隐没在昏黄的灯海里——— 这一开一合之间,便是一户人家阖上了自己的一天。
  长大离家后,回望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去年回乡,惊觉巷子竟已成了旅游景点,处处张灯结彩,满眼皆是刺目的霓虹。昔日的门灯早已消匿,石板路也换成了青砖,平整得让人陌生。我踯躅于这熟悉又陌生的巷中,唯有高处悬着的几盏仿古灯笼,恍惚间透出一点旧日昏黄的微光。然而那光,却已不再是当年邻家窗里透出的、带着柴米油盐气息的灯火了。
  这灯火的变迁,竟让我蓦然懂得:巷子可以拓宽,门扉可以翻新,灯火亦可由昏黄变得炽亮如昼。但人心深处那点对故园旧影的眷恋,却如烙印般不可磨灭。故乡巷陌深处那一片片温存的昏黄灯火,终究不仅映亮过石板路,也曾在人心中刻下印痕——— 那光晕朦胧,却足以穿透岁月烟尘。
  灯是夜的邮戳,在记忆的深巷里投递着温存的信笺。我后来才明白,纵使街巷的形骸被时间重塑,但那灯影曾照亮的石板路,竟早已铺进了血脉深处。原来所谓故园,不过是灵魂暗处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在尘世流转中幽幽地亮着——— 它不照耀山河,只温暖回望的眼睛。故园巷陌深处,那昏黄灯火,原是我们终生无法漂洗干净的胎记。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灯 影 巷 深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