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一碗面的奔赴
图片
  

孙志昌
  今年夏天,天气出奇地闷热。我在城南的旧小区里,租了套一居室,空调坏了三天,修理工总说明天来。第四天傍晚,我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发微信给老周:“哥,你家冰箱还有啤酒吗?”不到两分钟,他回:“有,来就行。”
  老周住城北,地铁加步行要四十分钟。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冲了个凉水澡,出门了。到他家时,我的衬衫已经能拧出水了。他开门,光着膀子,手里提着两瓶冰得冒霜的雪花啤酒,直接就递给我一瓶,瓶口“嘭”一声脆响,凉意顺着指缝往上爬。我咕咚一下灌下半瓶,才注意到厨房灶台上,在咕嘟咕嘟地炖着一锅东西。
  “啥?”我凑过去。锅盖一掀,热气裹着酱香扑我一脸。老周拿筷子搅了搅:“牛腩番茄,炖了一下午,就等你。”
  我心里咯噔一下。那天中午,我在朋友圈顺手发了一句“想吃牛腩面,
  想到发疯”,配图是楼下便利店十块钱一碗的速食面,塑料叉子还断了一根。没想到老周还当真了。
  面是他自己和的,粗面条,带韧劲。番茄去皮,牛腩切成麻将块,先煎后炖,汤里漂着几片香叶。我埋头吸溜,鼻尖冒汗,老周坐对面抽烟,烟灰缸里横七竖八躺着四五个烟头。吃到第三口,我停下:“哥,你不吃?”他笑:“我下午吃过了,锅里还有,你别管我。”
  去年他离婚了,前妻带走女儿,家里冰箱常年只放矿泉水和速冻饺子。面吃到一半,我突然想起冰箱里还有半瓶芝麻酱,起身去拿。老周说:“别折腾。”我还是拿来了,挖了一大勺搅进汤里。芝麻酱裹着番茄的酸,牛腩的油,竟意外地香。我抬头冲他乐:“绝了。”他撇撇嘴:“小时候,我妈就这么做,偷学她的。”说完掐了烟,起身去盛第二碗。
  吃完,天彻底黑了。老周把锅端到阳台,拿凉水冲锅底,嘶啦一声白雾。我靠在门框上,看他背影,肩胛骨凸出,像两块磨旧的瓦片。他突然问:“空调还没修好?”我“嗯”了一声。他甩甩手上的水:“明天我请假,陪你守着师傅,省得他再拖。”
  我想说不用,话到嘴边却变成:“成,明早我给你带早饭。”他笑,眼角挤出几道褶子:“别买豆浆,我要吃路口那家烧饼,咸的。”
  下楼时,老周塞给我一把折扇,竹骨,布面画着歪扭的荷花,是他女儿幼儿园画的。他说:“夜里热,扇扇。”我接过来,扇面有股淡淡的油烟味,混着他家的豆瓣酱香。
  地铁上,我打开折扇,风不大,却一下一下拍在手腕上,像老周拍我肩膀的力度。车厢里人挤人,我攥着扇骨,突然明白:朋友之间,不过是你想吃面,我就炖一锅;你空调坏了,我陪你等修理;你说一句想吃,我跑遍半个城也不嫌远。至于回报,从来不是一碗面能算清的,但我们都默契地不提。
  第二天,修理工果然拖到下午。老周坐在我家小板凳上,啃着烧饼,油顺着下巴滴到T恤上。他抹抹嘴:“这师傅手艺不行,下次找我表哥。”我笑着递纸:“行,下次还找你。”
  空调修好那刻,凉风呼地吹出来。老周眯眼,像被风吹皱的湖面。我说:“哥,晚上去你家,我还想吃面。”他头也不回:“面没了,冰箱有韭菜,鸡蛋炒饼行不行?”
  我大声说:“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碗面的奔赴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