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日照好护士”事迹展播
用爱与专业守护折翼天使
□ 全媒体记者 黄建玲
在莒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儿童康复科,41岁的曹献英已坚守近二十年。自2006年踏上岗位,她便将全部心血倾注于脑瘫、孤独症、智力低下等特殊患儿的康复护理,用专业与爱心为这些折翼的天使,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儿童康复护理工作强度大、专业要求高,曹献英深知精湛技术是康复的基石。她如海绵般汲取前沿知识,积极引入感觉统合训练、音乐疗法等国际先进技术与理念,丰富服务内涵。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精准呵护,她推动建立“医—康—教”一体化模式,将医疗、康复与教育紧密结合,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显著提升了康复效果。
她不仅自身技术精湛,更是注重团队培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领科室护理团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科室发展成为区域领先的儿童康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护理专业基础。她发表的国际学术论文,更是其专业探索与创新能力的体现,为儿童康复护理领域贡献了宝贵经验。
在曹献英心中,患儿及家庭的福祉永远是第一位的。她深知特殊儿童家庭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许多家长因长期照护孩子而失业,家庭陷入困境。为此,她创新性地提出并推动设立“家长辅助就业岗位”,优先录用患儿家长参与科室的手工活、餐饮服务等工作。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增进了护患互信,更让家长在陪伴孩子康复的同时获得尊严和价值感,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
她还敏锐地察觉到学龄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缺失,凭着非凡的勇气和担当,推动建立了全市首座公办特殊儿童幼儿园,将康复护理延伸至教育领域,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曹献英常说:“我们的护理工作,不仅是在治疗和训练,更是在点燃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之火。”这份责任感让她将患儿的每一点进步视为最大的欣慰,将家长的每一份信任化为前行的动力。在她的感召下,整个儿童康复护理团队形成了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视患如亲的良好氛围。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深受其影响,将无私的爱心和专业的精神倾注于日常护理工作中,用心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细微变化与成长奇迹。
十九载春华秋实,曹献英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儿童康复护理事业。她以精湛的护理技术、深厚的仁爱之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不仅是特殊儿童康复路上的守护者,更是传递希望与温暖的提灯人。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团队持续播撒爱与希望,为更多孩子照亮通往未来的康复之路。
血透室里的生命护航者
□ 全媒体记者 田文佼
在岚山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护士长韩婷婷的白衣身影总是最早出现在清晨的微光里。十六年如一日,这位“80后”“白衣天使”用心用情为120余名尿毒症患者护航健康,书写了一段段护佑生命的动人篇章。
2013年医院筹建透析室时,韩婷婷作为创建者之一,从设备调试到制度建立全程参与,如今已发展到35台血透机规模。作为护士长,她坚持每天清晨7点到岗,常常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面对血透患者这个需要长期治疗的群体,她总是说:“患者每周要来这里治疗3次,每次4小时,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018年冬天,韩婷婷跨越千里赴重庆黔江扶贫。在3个月里,她克服语言不通、环境陌生等困难,走遍6个偏远山村,为86户贫困户送医上门,开展义诊48人次。她将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到当地,重点指导“手卫生”“标准预防”“医疗废物处理”等院感防控工作,完成200余份病历评价,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水平。
2019年7月,她又作为“业务院长”参加“千名医生下基层”活动,深入乡村开展巡诊、义诊,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她的调研报告获得“第二届山东省业务院长调研报告优秀奖”,2篇帮扶事迹被省级媒体“健康山东宣传号”报道。
2020年疫情最严峻时,血透室成为医院“高危地带”。韩婷婷创新推出“五步防控法”,严格流调、分区管理、错峰透析、强化消杀、健康宣教,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她的带领下,全科人员无一人退缩,确保了疫情期间所有患者治疗“零中断”、感染“零发生”。一位患者家属感动地说:“韩护士长就像我们的定心丸,有她在,我们什么都不怕。”
血透室的白炽灯见证过太多感人故事:冬夜凌晨2点,她顶风冒雪赶来抢救急性心衰患者;连续3小时守候在内瘘闭塞患者床前;为失明老人清理排泄物时温柔的安慰……16年来,她的手机从不关机,就像患者们的“生命热线”。
作为科室带头人,韩婷婷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使患者依从性提升至90%。近年来,她带领团队获得省级荣誉4项。在第六届山东省护理学会心理学术会上,她的案例荣获优质案例奖。
如今,这位获得“山东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岚山区十佳护士”“岚山区最美护士”“优秀带教老师”等多项荣誉的白衣天使,依然每天穿行在血透机之间。当问及坚守的动力,她看着正在透析的老患者们说:“你看,张大爷今天气色多好,这就是我们作为护士的幸福。”窗外阳光正好,血透室里的生命之歌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