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需求日益增长,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催生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模式
婴幼儿托育前景广阔如何实现不负所“托”?
图片

  随着双职工家庭占比增加、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代际照料能力减弱,对现代化、社会化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正在稳步扩张。
  日前,国家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在日益增长的需求带动下,以及政策红利加持下,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应运而生,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前景广阔。
  传统托育机构注重生活照护新服务向智能专业普惠方向发展
  婴幼儿托育服务是指婴幼儿暂时完全脱离家庭而由机构进行照护的社会服务机制,是为0—3岁婴幼儿提供以生活照料为基础,结合早期教育、健康管理、安全保障等内容的专业化社会服务。
  托育服务主要包括早教、托班、家庭式托管等三大项目。
  传统的托育机构侧重生活照护,近年也实行了人才与内容升级,要求从业者掌握儿童心理学、神经科学、营养学等专业知识,增设早期发展引导课程,配备符合月龄的教具和安全活动空间,通过游戏互动、能力测评、家庭协同等方式,助力婴幼儿在语言、社交、动作等领域全面发展,同时为家长提供专业育儿咨询。
  可见,婴幼儿托育行业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普惠化方向加速发展,同时服务模式与内容不断创新,以满足家庭对高质量托育服务的需求。多地通过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税费优惠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价格下降。
  近半数家庭有托育需求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621.3亿元
  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许多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面临婴幼儿照护的现实困境。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规划目标,至2025年,中国每千人口拥有的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达到4.5个,并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为1258.3亿元,2023年为1401.8亿元,2024年为1518.1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为1621.3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2323.1亿元。
  近半数家长对托育服务有需求。受访者对当前婴幼儿托育服务不满意的首要因素包括费用高(37.89%)和师资力量不足(35.79%);与此同时,托育机构的安全性与环境设施等问题也引发普遍顾虑。
  这表明,婴幼儿托育服务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对于暂时没有需求的家庭,未来可能会根据现实条件变化而发生转变,因此潜在市场也不容忽视。调研显示,中国育儿者画像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达69.87%。从年龄分布来看,青年及中年人群具有较强的体力与精力,育儿能力较强,其中26—30岁育儿者占43.08%,31—40岁育儿者占44.87%。在婴幼儿年龄分布来看,1—2岁的婴幼儿占比最高,为61.84%,2—3岁次之,0—1岁最低,显示出1岁后的婴幼儿行动能力增强,家庭照料负担加重。
  数据显示,仅15.79%的育儿者对托育服务没有需求。其中,孩子的父母有一方全职照料孩子(32.14%)与无法负担托育费用(21.43%)是受访者不考虑托育服务的主要原因。
  受访者对于目前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包括费用高(37.89%)、师资力量欠缺(35.79%)。除此之外,受访者还对托育机构的安全性、环境设施等方面存在顾虑。
社区托育机构成家长首选
  碎片化计时托需求增加
  在全球范围内,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都是各个国家或地区高度重视的家庭政策议题,并被上升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婴幼儿托育行业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更多家长考虑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
  数据显示,居住地附近缺乏合适的玩伴或教育环境的需求以39.29%的占比居首。与此同时,让孩子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和通过早期教育开发孩子能力的需求均以35.71%的占比并列第二。
  在选择托育机构时,最重视的因素是“教育内容、保育理念及方式”,占比高达40.18%。其次是“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占比32.81%。“口碑与评价”和“托育机构环境”占比均为32.59%,“亲子互动与家园共育”和“距离与交通便利性”并列第四,均占比32.14%。“课程设置与活动安排”占比30.58%,略高于“托育价格”的28.79%。“师资力量”占比26.34%,而“班级规模”占比最低,仅为22.77%。
  在托育机构选择方面,社区托育机构以45.54%的占比成为家长首选,体现了他们对便捷性和社区归属感的偏好;公办托育机构则以43.08%的占比紧随其后,进一步印证了家长对公办机构专业性和规范性的信任与青睐;工作单位托育机构占比38.39%,排名第三,反映出部分家长希望托育服务能与工作地点相结合;私立托育机构占比36.61%,位列第四,说明家长对私立托育机构也有一定的接受度;上门托育机构占比最低,为33.48%,可能与家长对上门服务的安全性和专业性有所顾虑有关。
  从托育服务类型看,33.26%的育儿者偏好计时托。随着家庭对碎片化托管的需求增强,育儿者更偏好便利性强和公信力高的托育机构。优化托育时间弹性服务,打通社区托育与按需计时服务,是提升入托率的关键路径。
  个性化服务是育儿者对未来托育机构发展最期待的方面。有55.58%的育儿者偏好爱心耐心、负责细心的托育机构工作人员。数据显示,情感关怀和个性化服务已成为育儿者对托育机构的要求与期待,托育机构需重构对工作人员的评价体系,实现责任心与专业能力的协调统一。
  数据还显示,现有托育机构仅能满足不足10%的0—3岁婴幼儿需求,家长对早教、科学养育的付费意愿增强,高端托育品牌增速显著。全国持证保育人员约50万人,人才缺口近100万人,尤其是对于具备婴幼儿照护、早教以及营养保健、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多地都在发力,将托育人才培养培训纳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业内声音认为,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视推动了托育需求的增长,同时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的涌入也为市场注入了活力。然而,托育市场仍面临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系统培训较弱等挑战。 (新快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0 版:微视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婴幼儿托育前景广阔如何实现不负所“托”?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