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洪生
“诸药以草为本”。本草作为中药材总称,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等中药原材料,是中药的“原料库”。也就是说,“本”即根,“草”是草本植物泛称,本草与中药相比范围更广,用途更多,更加丰富多样。中医认为,人和万物得天地一气而生,但人得天地全性,草木得天地偏性,人得病就是人体气机偏盛偏衰,就要借药物偏性调整人体盛衰,而本草与中药紧密相连,可以调理机体功能、治疗疾病,兼具养生与预防,是传统医学智慧的结晶。
日照背山面海,优越的地理优势和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使本草来源广泛,品类众多,生长条件得天独厚,至今发现500余种。
明万历《日照县志·食货志》记载黄芩、沙参、防风、柴胡、丹参、益母草、半夏、南星、得附、远志、栝蒌、紫苏、菟丝子、牵牛、海马、海龙、海螵蛸、蟾酥等药材120种。清光绪《日照县志·物产》载“草之属”88种,几乎都可入药,谷之属、蔬之属、果之属、蓏之属、木之属、鳞之属,以及家禽、飞鸟、畜兽、虫豸之类多作药材,如“土大黄,俗名牛舌根,并可入药”“别有酸枣,仁入药”“木瓜,小者名木梨,入药”“安石榴……皮可熬膏,治小儿痢疾,贴脐神效”“楝,性最杀虫。子曰金铃,入药”“至于蝉,蜩、螗,各异其名。蜕,入药”“山蝎,色黄,入药”“惟乌蛇可熬膏,疗痞积”“蟾蜍,皮上多痱磊,大而黑黄色,形稍殊而类同,实则夏居而冬在水,有酥,入药。”民国《重修莒志》载有卷柏、藁本、桔梗、半夏、丹参、酸枣仁、茵陈、地榆、蒲公英、九节菖蒲、石花、茜草等质好效佳的药材 150 余种。这些本草主要由植物(根、茎、叶、果)、动物(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组成,用之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毒副作用较小,尤其适合慢性病调理或亚健康状态改善。
日照本草药用价值较高,且以丹参、灵芝、何首乌、枸杞最为著名,有“屋楼崮二件宝,丹参首乌败酱草”之说。凡中药材根据形、色、气、味划分阴阳五行归属,比如丹参调经活血、降低血压;首乌补益肝肾,强身补血;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常用于治疗疮疡肿痛。白芍则有养血调经、缓急止痛功效,根茎有通里作用。桂枝等树枝树梢有生发之性;肉桂等树皮有收敛特性,而果核收敛性又大于皮类,果实有使气下行作用。2019年出版的《日照自然与人文遗产丛书·日照实用中药》,列举常用植物类药230余种,来源于80多科,其中菊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唇形科、伞形科、毛茛科、大戟科、十字花科分布较多。按药用部位分类,根及根茎类80余种,全草类近60种、果实种子类50余种,花类近20余种,茎木类10余种,叶类近10种等。按功效分类,清热药70余种、补虚药30余种、化痰止咳平喘药20余种、祛风湿药20余种、解表药19种、活血化瘀药16种、利水渗湿药12种、止血药10种、泻下药 6种,还有安神药、收涩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等。五莲以山地丘陵为主,据普查地产中药材464种,其中植物药114科422种,银柴胡、马尾莲、翻白草、地榆、百里香、青蒿、络石藤、仙鹤草、薄荷等十多种药材蕴藏量198万千克。五莲山、九仙山作为齐鲁最大天然野生中草药库,也是日照野生药材主产区,有“中药百宝箱”之誉,五莲山盛产卷柏、银杏叶、萱草根、紫参、黄精、丹参等中草药260多种;九仙山盛产丹参、玉竹、漏芦、桔梗、天南星、前胡、玄参等名贵中药200多种。山东农业大学李存华教授曾到五莲山考察,发现拳参、白何首乌、木香、透骨草、穿山龙等珍贵野生药材,还有三桠乌药、苦树、鹅耳枥、刺楸、山矾、卫矛等珍稀树种。岚山区濒临海州湾畔,长有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其根(俗称“海沙参”)是治疗肺热咳嗽、劳咳带血的良药,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全国重点野生药材保护物种。
“红花,入药”“菊花,色白味甘者,入药……”(清光绪《日照县志·物产》)日照四季有花,花朵药用价值颇高。其中牡丹根皮(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功效,治疗发热、月经不调、痛经等症。菊花可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提神醒脑,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眼睛干涩,与其他药材配伍可治高血压、冠心病等。金银花(忍冬花)茎、叶、花入药,是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等常用药材。枸杞子适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症,又是保健佳品。草珊瑚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其茎枝是许多复方制剂组成部分。蒲公英花含抗毒成分,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泡水可缓喉咙不适。月季花、玫瑰花等有宣散郁结作用。据说,太阳神羲和在日照天台山救治了一只受伤的燕子,第二年燕子衔来种子,长出药材“商陆”(又称“胭脂草”),每到夏秋一米多高,果实像一串串微缩的葡萄,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煎汤熏洗(孕妇禁用)。清代东海居士撰有《胭脂草》:“羲和步自汤谷,遇受伤玄鸟,命族人养而放之。玄鸟嘤嘤有声,绕飞三匝方去。《诗经》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乃指此神鸟。翌年春,玄鸟衔种子而来。羲和命族人播种子于土中,须臾生根、吐芽、开花、结果。观其叶如手掌,根如山芋、花似杨柳,果如葡萄,色紫且艳丽。用其叶可饲羊,花可充饥,根可入药,果可做胭脂。羲和甚喜,美其名曰‘胭脂草’。尔后合族上下无不以胭脂梳妆为美为荣。脸用胭脂,手用胭脂、足用胭脂,指甲用胭脂,服装亦用胭脂矣。‘东方胭脂’者,羲和部落美女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