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练习书法时,老师总说:“藏锋蓄势,露锋取姿。”笔锋的藏与露,收与放,勾勒出汉字千变万化的姿态。人生运笔,亦如书法,贵在懂得笔锋的妙用。
夜深人静,我在灯下练字。当毛笔在宣纸上行走,我特别留意笔锋的变化。那一顿一提,一转一折,仿佛人生的起承转合。有时需要中锋行笔,踏实稳重,有时需要侧锋取势,灵动多变。
年少时,我们多是“露锋”的。才华要显扬,锐气要外露,恨不得让全世界看见自己的光芒。就像初学书法者,总喜欢笔笔露锋,处处张扬,虽显聪明,却难免浅薄。那时的我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急于在人生的白纸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笔画。
及至年长,方知“藏锋”的智慧。真正的力量,往往不在张扬处,而在收敛时。如同武林高手,不轻易亮出兵刃,如同深谷幽兰,不以浓香诱人。藏锋不是退缩,而是积蓄;不是无能,而是自信。它让我们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在浮躁中守住本心。
笔锋的转换,更见功夫。该藏时藏,该露时露,方为大家风范。人生关键时刻,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必要的“露锋”。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把舞台让给年轻人,这是明智的“藏锋”。诸葛亮隐居南阳是藏锋,三顾茅庐后出山辅佐是露锋,成功后依然鞠躬尽瘁,是藏锋与露锋的完美结合。观察自然,也能悟得笔锋之道。春日的嫩芽是露锋,展现生命的活力,冬日的枯枝是藏锋,积蓄来年的生机。江河奔流时是露锋,展示力量,深潭静默时是藏锋,蕴含深度。
现代人往往过于强调“露锋”,追求曝光度,渴望被看见。社交媒体上,人人都在展示最好的一面,却少有人懂得藏锋的珍贵。其实人生最美的境界,常在藏露之间。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有潇洒飘逸的露锋,又有含蓄深沉的藏锋,这才成就了千古名篇。
人生的修炼,就在于学会驾驭自己的笔锋。在该沉淀时懂得藏锋蓄势,在该绽放时敢于露锋扬采。藏时耐得住寂寞,露时担得起重任。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宣纸上,写就一幅既见功力又见性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