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郭兴伟
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工作的强力保障;而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则离不开法治的强力支撑。
近年来,东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以创新、实干精神,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精神要求,坚持以依法行政为统领,以普法教育为先导,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日前,该局又荣获全国自然资源系统“七五”普法先进集体称号。
创新工作机制———
坚持“四个完善”,筑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根基
东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一项全局的、长期的任务和推动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强化领导、加强保障。
完善领导机构。建立由局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策法规科(普法办)牵头组织、各业务科室共同承担的普法依法治理机制,局主要领导每月听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召开局党组会研究解决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权责一致理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工作,处理问题。
完善工作考核机制。把普法依法治理成效作为衡量工作实绩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定期对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行考核了解。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推动作用。
完善规范化建设。建设规范高效的行政机关,从规范岗位职责、目标管理、工作流程、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协调机制、内部监督等七个方面保障依法行政的规范性,成立局政务督查室,对全局政务工作开展挂牌督办,确保依法履职。
完善法律支持。依托市局法治工作室开展工作,与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日照市法治志愿者协会、山东省舜铭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合作,推行共同研究解决自然资源管理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各类行政争议案件。
创新普法方式———
搭建五项载体,开拓普法宣传新格局
东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在普法依法治理宣传工作中坚持法治宣传、责任、义务相统一,除在重要节日庆典期间开展常规普法宣传和“法律六进”外,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普法宣传新模式。
创新建设法治宣传阵地。精心打造了“一园、一所、一普法大道、普法一条街”普法宣传文化阵地,将辖区内的兴海公园打造为自然资源法治文化普法阵地,大力宣传珍惜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发展等理念,将自然资源法治宣传内容与公园主题相结合,既增加公园法治文化底蕴,也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提供了学法用法场所。同时打造了秦楼自然资源所、宪法宣传墙、普法大道、普法一条街等众多的法治宣传点,加大了普法宣传力度。
创新自然资源所法治建设。充分利用基层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直接面对办事群众的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了自然资源法律知识宣传牌,印制了知识宣传册,发放给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群众,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在办理业务的同时,也学到了自然资源法律知识。
创新开展“法治讲堂”活动。紧紧围绕“我执法,我普法”主线,在做好普法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求每名干部职工必须熟练掌握运用好专业法律基本知识,每周五集中学习日开展业务大讲堂,各科室人员轮流宣讲自然资源法律知识,形成了每名干部职工既能当好执法“战斗员”,又能充当政策“宣传员”的法治建设新格局。
创新“两长一网”监管机制,即“田长制”“林长制”和网上监管平台制度。各村社区的田长、林长兼任自然资源普法咨询员,在做好守田护林的同时进行普法宣传,开展动态巡查,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公里,全面构筑起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创新征地领域普法先行。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征地拆迁等工作,打出了一套“工作未动、普法先行”的“组合拳”,针对征地拆迁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对各类行政争议案件提前介入研判,将普法宣传阵地前移,在征地拆迁开始之前,进村入户,主动上门逐户了解群众对法律服务需求。
增强普法实效———
开展精准普法,主动送法上门
乡镇和农村是自然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和落实者,东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坚持多措并举,丰富普法宣传手段和内容,针对乡镇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开展精准普法,主动送法上门,全面提升宣传效果。
组织对乡镇干部开展精准普法。及时将新出台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汇编成册,对乡镇领导干部送法上门,不断加强对乡镇和干部的普法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乡镇主要负责人对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知法、守法、用法意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对广大群众开展精准普法。汇编新《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宣传册,发放到各村(社区)负责人和各级田长和田管员手中。同时将与农民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政策印制了宣传明白纸张贴在村(社区)公示栏中,并专门录制了《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和土地管理相关知识方面的录音,利用各村(社区)广播喇叭循环播放。同时,对各镇新换届的村居干部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以案释法、现场说法等方式宣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
通过政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日照日报、日照广播电台等媒体加强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等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扩大普法宣传效果。在普法的同时,将土地政策和服务一起送到群众手中,真正推动让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土地纠纷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民为本———
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最关心关注的不动产登记,东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在做好普法的同时不断优化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推行不动产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实现业务“零资料”办理;创新抵押登记“不见面服务”,实现抵押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减少群众跑腿次数。
2021年1—11月份共办理不动产综合业务123461件,批量转移登记2406件,宅基地业务313件;摸排不动产历史遗留小区113个,涉及14529户,已化解9241户,化解比例87.61%;大力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化确权登记工作,目前全区发证率达到86.11%。
持续优化服务,专设企业绿色通道窗口,为企业“特事特办、优先办、简化办、马上办”,涉企非批量业务由过去4个工作日提速至1小时办结,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惠民利企举措,深入优化营商环境。
东港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将继续全面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自然资源法治环境,做到守土有责、执法尽责,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绘出更美法润自然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