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汽车系教师冯德军的匠心故事
本报通讯员 綦丽洁 赵苗
“小小的内燃机竟然能产生这么大的动力。”在大学时学到的一门课程,让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冯德军产生了很大的好奇,进而产生了继续探讨内在原理的浓厚兴趣。研究生期间,他就选择了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受叔叔的影响,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专业教师。在日积月累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磨练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汽车行业的专家和匠师。
“该选手以规范、标准、熟练的操作,展示了媲美专业汽车维修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在2016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比赛中,评委专家这样评价冯德军。在这次大赛上,他获得一等奖。正是因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来练就的专业技能,冯德军不仅收获了日照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种荣誉和奖励,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选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
自信,源自于一点一滴的钻研
“曾为了一个合适的零部件,跑遍了日照的大小配件店铺;曾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连续三次跑到4S店向师傅取经。”刚走上讲台的冯德军一度没有自信,内心有一些胆怯,为了克服困难,教给学生一堂满意的课,他一次一次突破自己的极限。
冯德军说:“刚入职的时候,我的做法就是通过向老教师请教,去学习、去提问,听他们的课,还有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一些4S店,找一些师傅跟着顶岗的学习和锻炼。”
冯德军爱钻研是出了名的,平常没课的时候总爱泡在实训室里琢磨修车技术,通过多年积累,现在教学时,已经可以非常从容把这些年的经验、案例运用到教学中,他还对实训室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进行优化组合,研制出一批教学实用的汽车教具。
汽修专业的环境其实不是特别的理想,行业对汽修专业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更多的还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一辆汽车发生故障的时候就像人生了病,当在修理工手里又奇迹般的复原后,内心就会升起一股喜悦和自豪感,随之会爱上汽修这门专业”,冯德军这样说。
随着国内现代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维修尤其讲究高效、快速。“每一个送来维修的客户或老师都比较关注服务质量和价格,再就是服务时间,因为在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时间就是金钱。”如何给客户或者老师最大程度节省时间,冯德军和其他老师在培养学生时尤为注意,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快速去查到故障,修复车辆,做到高效率、快速度解决问题。
冯德军说:“学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为新来的年轻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场所,丰富了年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一定案例,方便他们教学。”这些平台不仅仅是年轻教师的训练场,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管理,参与服务,不仅让技术方面有所提升,重要的是,管理、接待、结算都是按市场的运营方式进行,这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认真,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
冯德军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有一次,学生把车的轮胎螺母用气动工具装好后没有再人工复检,当他得知后,赶紧联系车主,开车前往停车地进行复检。事后,他教育学生,虽然气动工具可以省时省力,但是万一设备出现故障,比如轮胎螺栓拧不紧,就有可能出现重大事故。
“其实我的工作都是一些小事情,我认为‘匠心’并不一定是要做多么伟大的、国之重器类的大事情,我们更多的是专注于服务的品质和质量,做好产品和服务。”汽车的检测维修更多的是提供高质量服务,而冯德军把细致和高质量服务做到了精益求精。在教学时特别强调细心,在一次为一名老师的汽车进行轮胎置换时,由于没有对固定螺丝进行人工二次检查,第二天一早,负责检修的那位同学满校园寻找那辆汽车……这就是冯德军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且专注培养的细心、细致等职业素养。
对‘匠’的理解,冯德军认为更多是一种经历上的创新,能工巧匠、别出心裁就是他认为的‘匠’。“一个人在专注于某项事情的时候,如果只是机械地去做,没有任何的创新,那是非常死板的,永远不会突破而有所成就。”冯德军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讲,一个人在踏踏实实做点事的时候,你把自己的心思用在上面,总会能发现一些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更多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意外收获。“我有一名学生把检测工具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考虑电阻存在的问题下,将日常检测工具二合一,即方便又安全,这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冯德军认为发明创造并不是一定要年长或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前辈,只要肯用心,不论什么工作,什么人,都会有创意、有进步。
温度,赋予每一辆车生命力
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冯德军的双手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油污,满手的油污,有时爱人和孩子也会抱怨,和同事握手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对于汽车专业的热爱,他始终坚信,作为一名教师“工匠”,不一定要做什么大事,但一定要学会坚持,没有坚实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能做到手把手地教学生,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你修的每一辆车,都要当成自己的车来对待。不能把汽车看成是死板的机器,它也是有灵性、有活力的。”冯德军每次都会耐心教导每一位学生。在他看来,把汽修工比喻成医生、护士,修汽车就好比为人看病,救死扶伤,当汽车的某一部分工作不良或者出现了工作状态下降的时候,就需要汽修工来给他问诊,通过“望、闻、问、切”来对汽车进行把脉,找到汽车的症状点,把相应的病根排除,让这辆车恢复生命活力。
学手艺的过程就是学人生的过程,一名匠人,还应该具备匠心,冯德军就是这样去做的。他跟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把自己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自己所学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内心对学生更多是一种期待。“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些不认真学习的孩子,或者说在课堂上表现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我就会以家长的口气去训斥、去教导,但更多的时候是恨铁不成钢。”冯德军以自己的教导方式希望学生能够积极生活,不要虚度光阴,在学校里能够学会一技之长,将来走向社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我个人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的成长成才。从教11年,现在去日照任何一家4S店里面,都能看到我们学生的身影,每当碰到学生称呼我一句冯老师,就感觉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冯德军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