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郑雨洁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五莲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加强教育教学的同时主动回应师生、家长关切,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被确定为学前教育省级实验区、全省幼小衔接实验区,被评为省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先进单位,12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为省级示范园。基础教育,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先后在全省基础教育重大改革专题培训班、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讨班等5次省级会议上作交流发言。职业教育,连续6年夺得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省级以上奖牌达到213枚,国赛金牌11枚,金牌数量占全市三分之二。民办教育,吸引社会资金近10亿元,建成天立国际学校、文华双语学校、青山学校、快乐宝贝幼儿园等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从学前到高中各学段全覆盖,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让孩子住进新楼房。近五年,投资8.5亿元,新建楼房79幢,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实现中心及以上学校校舍楼房化,建设楼房数量是前30年之和。让孩子吃上营养餐。全县所有有就餐需求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建设标准食堂、中心校配送和集中配餐方式,实现供餐全覆盖,3.9万名学生吃上安全营养餐,食材全部统一招标定点采购。全市学校食堂工作现场会在五莲县召开,2020年参与山东省中小学食堂地方标准起草,是全省唯一受邀参与的县。
让孩子安全温暖过冬。自2019年起,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采用空调、空气能等取暖,全面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取暖问题,让孩子安全温暖过冬。全县寄宿制学校配备淋浴设施,实现每周让孩子在学校至少洗一次热水澡,解决乡村孩子整个冬天在校无法洗澡问题。
让学生体质全面提升。目前,全县共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11处、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处。各校建立以篮球、足球、排球等为主的特色运动队和体育社团,举办校际、赛区、县级联赛,努力实现“人人有项目、校校有队伍、周周有比赛”,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让课后服务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惠及学生3 . 9万余名,占学生总数的98.64%。实施“基础+特色”服务模式,在保障做作业、自主阅读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艺体、科普等社团活动,家长接送难、放学后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让招生“一网通办”公平公正。招生实行“一网通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义务教育招生,采取网上报名、线上审核、一键分班等“一站式”服务。城区公办幼儿园招生,实行网上报名、电脑随机派位录取,确保招生公开公平公正。
让市民走进学校体育场地。目前,五莲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已开放31处,实现应开尽开。全县学校统一开放时间,工作日每天比市里要求增加1—1.5小时,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每天比市里要求增加7.5—8.5小时;25处学校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方便群众“刷脸”入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