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建玲
“建设文化文明高地。”“加快开元森泊度假乐园等68个文旅项目建设,创建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打造‘放心消费、诚信日照’品牌”……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旅游又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文字精简,方向明确,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切关注,他们期待着日照能够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让文化旅游成为日照精彩蝶变的重要篇章。”认真通读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市人大代表,莒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素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针对报告中提到的“夜间文旅消费”“旅游休闲街区”,史素娟深有感触:近年来,莒县围绕建设文旅名城目标,积极融入全市旅游发展大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叫响了“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字”金字招牌,文旅事业硕果盈枝。尤其是莒县古城商业街首期间开放以来,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成为日照旅游新地标、莒县旅游会客厅。
夜间文旅消费,让旅游实现“白+黑”,形成了全时全域全龄旅游闭环。对此,她表示,莒县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莒国古城、北斗花海民宿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业态打造带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打造“过夜游”“多日游”精品线路,策划推出夜游、夜购、夜娱活动,突破夜间经济。并推出一批“莒县手造”,讲好莒县故事的同时,让莒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为日照精彩蝶变新篇章贡献莒县文旅新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日照有着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独特优势,文旅康养体育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着眼新开局,诗和远方未来可期。作为一名文化体育旅游的从业者,我很期待在新的一年看到文旅融合能够释放更多发展的动能。”市政协委员,山东希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日照追梦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日照青年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董爱玲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要积极寻找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的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新的增长点。下一步还是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体育”的发展模式,为推动日照的旅游业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旅游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和重要标志,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市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莒县过门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莒县二中教师于红表示,看到各行各业都在打造“日照品牌”,自己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应当继续使命担当,也把日照非遗的招牌打出来,继续深度创作,走到乡间地头,走到百姓身边,感悟和挖掘这些手艺所蕴含的文化情感理念以及文化元素,提高自己的创作意识和创作高度,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于红认为,传承人有责任有义务将非遗项目进行创新性传承,把构建青年友好型城市和传承非遗项目有效对接、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相关活动和工作,让更多对非遗感兴趣的年轻人深度了解剪纸,了解日照非遗,感知、体验、品读传统文化的魅力,激活城市文脉,助力文旅市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