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迟庆群 报道
本报讯 “喂,您好,是马家岭村马先生吗?我们在管护平台上收到了您的报抽申请,今天上午过去抽厕所,方便吗?”近日,马家岭村村民通过扫描二维码提报抽厕申请,随后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及时服务。服务结束后,工作人员填写工作单,并由村民评价是否满意。
这是东港区后村镇不断推进旱厕改造管护机制带来的新变化。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后村镇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服务,从而高效、便捷、准确地解决了农村卫生厕所管护的“最后一公里”。
前不久,后村镇开展了“推进旱厕改造管护机制 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宣传活动,村民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智能管护平台,实现“一键报抽、一键报修”。“现在,厕所不仅改成了冲水的,连报抽、报修都更新换代了!”活动现场,不少村民纷纷点赞。
小厕所、大民生。把这个好事办好、办实,后续管护是重点。为此,后村镇探索建立覆盖全镇行政区域的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和运营机制。去年10月,日照市园林环卫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成立了后村镇农厕管护服务站。
村民通过拨打电话或者扫描二维码,填写农厕抽吸申请或农厕报修申请,工作人员就会电话联系问明具体位置,随后安排人员上门服务。此外,为了照顾老年人等不方便操作智能手机的村民,还可通过村委报抽、报修。
“我们为每户每年免费抽取2次,自农厕管护服务站成立以来,我们已经免费抽取了1600余户。”后村镇农厕管护服务站负责人仲雪亮告诉记者。
该镇将持续深化“厕所革命”,抓好农村旱厕改造后续管护及配套建设,将农村改厕户、管护服务站、粪污中转站及抽粪车辆全部纳入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护全覆盖,确保“满了有人抽,坏了有人修”,助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