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成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发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使基层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阎庄街道———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苏慧
  “为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整合资源、服务群众,更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街道成立了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发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使基层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实现案结事了人和”3月29日,莒县人大常委、阎庄街道渚汀村党支部书记张守强说。
  今年2月,阎庄街道印发《人大代表参与化解民间纠纷对接机制运行工作方案》,并成立了首个“人大代表调解室”,在街道全面开展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
  阎庄街道始终坚持党对调解工作的领导,把人大调解组织党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教育人大调解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阎街道充分发挥党员调解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放式、互通式人大调解服务,让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最终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强化人大代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职能,坚持依法调解与以情调解、引导调解与当事人自愿调解相结合的原则,将人大代表调解作为街道解决矛盾纠纷的补充手段,提高民间矛盾调解的公信度和权威性,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一升一降、二不出、一确保”的工作目标,努力打造“和谐阎庄”,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利用好阎庄律师事务所,阎庄街道选派一名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司法所、派出所根据工作实际选派人员提供司法行政援助。
  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阎庄街道织密人大调解网格,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初步形成了以街道矛盾纠纷调解组织为龙头、人大调解员为骨干、村级调解员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延伸,点、线、面相结合的人大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将排查化解职能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末端,实现人大调解组织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在具体处置过程中,该街道按照“区域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化解矛盾,不断加强交通事故、教育、医疗、劳动争议、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制度建设,将律师调解充分融入矛盾多元化解体系。
  阎庄街道紧紧围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民生保障、基层党建和保障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回迁安置、商业纠纷等领域。
  另外,该街道人大代表调解员可以调解的案件类型包括婚姻家庭、继承、相邻关系等传统民事案件和买卖合同、民间借贷等商事类纠纷案件。对适宜采用人大调解方式化解的纠纷,通过诉前告知、诉中委托、诉后确认等方式,实现人大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实现诉讼与人大调解程序的高效对接,有效减轻当事人的诉累,缓解法院办案压力。
  依托人大调解网格在各村设立人大调解信息员队伍,该街道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大学生等加入到调解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拉网式”“滚动式”矛盾纠纷排查,多渠道、全方位收集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发现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避免因调解不当或不及时而引发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与此同时,该街道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把人大调解工作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范畴统筹推进,及时向社会公开调解服务清单目录和服务指南,依托镇长热线平台,开通“人大调解热线”,通过建立人大调解QQ群、微信群,设立“网上调解室”“说和室”等,打造了“线上+线下”“引导+参与”等调解方式,为群众提供精准、普惠、便捷的调解服务。
  “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的成立,有力促进了民间纠纷预防和化解对接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张守强说,今后,阎庄街道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将继续为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人大力量,为街道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民间保障。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县域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