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解友财 报道
本报讯 莒县东莞镇以彻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坚持党委科学指导、村级具体实施、党员带动示范、村民广泛参与,探索实施“一个常态化、六大专项行动”路径,因村施策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该镇采取“人居环境整治+信用”模式,通过议事·学习日、公开栏等方式将村民卫生积分公示。通过“小巷先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让每名党员包联小巷群众,督促卫生整改;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该镇坚持考核导向,将全镇52个村按照基础条件不同划分为A、B、C三类村,进行分类考核,每季度组织对全镇52个村逐村观摩评比,纳入自然村年度考核,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东莞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宜居乡村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村级活动场所提升专项行动,将时间节点、标准要求和完成情况纳入各自然村年度综合考核。通过提升改造,村级活动场所变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间”,筑牢了党的阵地建设,打造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党员群众满意的活动场所。
同时,为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基本面貌,东莞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清理行动,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主攻方向,聚焦农村“四大堆”、污水直排、残垣断壁、“空中蜘蛛网”、畜禽散养、乱涂乱画、乱搭乱建等顽疾“难点”。经过集中清理,全镇52个村共清理“四大堆”156个,修缮加固排水沟18处,清理残垣断壁26处,整理弱电线路37处,清理墙体广告24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后续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级档次品质夯实了基础。
为畅通村民出行,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道路美观,东莞镇开展农村道路提升专项行动,由各行政村根据情况提报路域治理路段,镇党委、政府按每公里500元给予经费补助,主要进行路肩培护,修剪沿线绿化苗木,对道路沿线两旁积存的垃圾、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等,不留死角逐一清理,彻底改变农村道路沿线脏、乱、差和乱堆放等现象,提升沿线的路容路貌。通过整治和建设,全镇62条沿线道路共计65.6公里得到彻底改善,实现道路沿线可视范围整洁干净,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整洁、美观,综合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东莞镇作为矿产资源重镇,矿产企业众多,镇党委、政府探索实施“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新机制,搭建村企共建平台,由企业、村庄、政府三方按照4∶4∶2比例共同出资,作为村庄建设备用资金。村庄建设备用资金主要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村根据自身情况,对村庄绿化、广场、公园、道路等进行分类分步提升改造。目前,全镇共筹集资金560万元,19个村启动村重点项目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干事创业的热情。
绿色是扮靓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东莞镇坚持区域生态化、景观本土化和建设可行性原则,对各村主要路段、宅基地周边、街头公园等地进行绿化提升。实施过程中,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将全镇52个自然村分为19个集中打造村和33个自行提升村。通过把“绿”与“道”景”相结合,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实现全镇开窗见景、出门见绿,让绿化成为农村景观向纵深拓展的“毛细血管”。
东莞镇按照“统筹推进、集中发力、高质量提升”的原则,坚持以点带片、以片成面,实施“示范村+示范片区”创建行动。同时,针对地缘较近、基础条件较好的14个村,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由镇级统一规划设计,高标准全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区,以点连线成面,规划打造全镇人居环境示范路线,形成“多点发力、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工作形势,放大示范引领乘数效应,激发村级向上动力,从而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治理、全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