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攻坚污染防治,用心用情守护绿水青山———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通讯员 徐滟
日前,记者在岚山区碑廓镇石家庄村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运输泥土、铺设污水盖板……按照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加紧施工,力促碑廓全域污水治理项目全面提质提速。
采访中记者得知,为着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碑廓镇标本兼治推动整建制镇污水治理,探索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
据碑廓镇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费日龙介绍,该镇依托圣公山污水处理厂,计划投资1.2亿元,改造25个自然村,全力推进全域污水主管网建设,目前已开工污水主管道7条,累计完成12.49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58%。完成17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其他8个村庄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污水管道铺设安装约45000米,沟渠提升改造约18800米,收集池建设35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该镇还加大对绣针河巡查治理力度,每月对绣针河及绣针河支流巡查次数不少于3次,全面清理绣针河及绣针河支流的垃圾,封堵排污口,并邀请河道治理专家来碑廓指导河道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弯沟河治理工作,对弯沟河途经的10余个村庄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弯沟河水质达标。此外,该镇还加大农业生产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在碑廓镇党委书记周文民看来,“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才能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秉持这一理念,该镇坚持从严、从快、闭环原则,重拳出击,严管狠罚,零容忍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下重针、用猛药,彻底根除镇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沉疴痼疾,切实提升全镇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水平。
说起碑廓,就不得不提它的木材产业。
记者开车行驶在疏港大道碑廓镇段上,眼前运输木材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作为碑廓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镇域内有中小木材企业200余家,木材产业带来镇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道路沿线的扬尘治理也成为碑廓党委、政府的一道必答题。
“针对这一难题,我们既加强沿线两侧企业货场的整治力度,又强化道路抑尘措施,同时还加大道路两侧卫生整治力度。”该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李伟说。
为此,该镇成立疏港大道(碑廓段)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环保办。镇指挥部用脚步丈量的办法,对道路沿线两侧“三场”(货场、停车场、堆场)及木材加工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清理整治。将疏港大道(碑廓段)划分15个责任区域,明确责任,建立整治台账,挂图作战。镇指挥部联合交警、交通、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规渣土、木屑运输车辆。同时,该镇还聘请第三方,对文化路、巨碑线、1号路等相关路段进行洒水清扫,并协调园区公司强化对疏港大道道路卫生保洁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空气环境质量,该镇全面开展污染排查,镇环保办会同各属地村对辖区内所有建筑工地、道路、企业及村居易产生扬尘的土堆进行全面排查,汇总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落实闭环管理,逐一进行销号。
较真碰硬,雷霆手段,该镇强化污染督导检查,针对非法加工塑料颗粒、夜间非法烧煤等违法行为,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镇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采取白天明察和夜晚暗访的方式开展执法检查。
生态兴,文明跃,乡村美。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生态宜居为本色,全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富美碑廓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