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黄墩镇———
“一村一品” 叩开致富门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通讯员 王飞达 胡艳凤
  5月7日,在岚山区黄墩镇姚家沟村的蓝莓大棚内,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蓝莓已进入盛果期;大朱洲村的葡萄棚内,一串串葡萄生机盎然,再不久就能尝鲜;草涧子村的甜瓜大棚瓜味飘香,引来了不少过路人……
  近年来,黄墩镇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着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势能,发展了不少“一村一品”,农民的“钱袋子”也一天天鼓起来了。
  为发展集体经济,黄墩镇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擂台赛,充分发挥黄墩镇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葡萄、蓝莓、火龙果、甜瓜等高效农业,以及生态大姜、蜜薯种植。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助力了乡村振兴。
  这几天,大朱洲村扶贫产业园的葡萄大棚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不久就能上市。承包户任淑华正在紧张地做着上市前的准备,浇水、剪枝、施肥,一样也马虎不得。
  据悉,大朱洲村扶贫产业园采用村居利用闲置土地建设产业大棚,由龙头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现已发展了16座大棚,种植葡萄、西瓜、蓝莓等农产品。
  富了集体,更富了村民。每年,土地流转加上大棚出租,大朱洲村村集体收入8万元左右,村民更是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黄墩镇大朱洲村扶贫产业园占地面积68亩,共建大棚16座,基地以绿色有机无残留的放心农业为生产宗旨,去年刚种的蓝莓明年三月份上市,葡萄每年五月份开始成熟。不少周边村民来打工,每人每月打工收益在2700元左右,基地常年有活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大朱洲村党支部书记刘明柏说,扶贫产业项目不仅盘活了村闲置土地,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增收。
  兴一个产业,不仅活一片经济,还富一方群众。连日来,同样忙碌的还有姚家沟的蓝莓种植户刘宇。“2017年,我在外边考察学习的时候,发现蓝莓种植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回到家乡以后,感觉到黄墩的土质、水、气候等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适合蓝莓生长。左思右想,我决定在家乡发展蓝莓事业。经过三年的摸索,现在看来非常成功。”
  刘宇的蓝莓种植园流转了姚家沟村的土地。一颗颗小小的蓝莓,不仅丰富了黄墩的果蔬种类,更带来了经济增收。
  “我们姚家沟村共有大棚20个,这几年,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经多方考察,我们尝试建设了一些火龙果棚和蓝莓棚。这个蓝莓棚,让我们的收益明显增加了不少。”姚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姚长廷介绍。
  特色农业的欣欣向荣,是黄墩镇释放品牌富农成效,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如今,在黄墩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村一品” 叩开致富门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