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孙成帅:严阵以待,“掐”住病毒咽喉
  

全媒体记者 陈德凝
  “驰援青岛莱西、滨州阳信的经历让人难忘,它不仅让我见证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光荣和使命!”回忆抗“疫”经历,岚山区疾控中心孙成帅告诉记者。
  将时光的指针往回拨。3月8日,当接到省卫健委紧急抽调流调人员支援莱西的号召后,孙成帅第一时间报名。当晚6点,在简短的和家人告别后,孙成帅和日照市疾控中心的3名流调队员一起,踏上了支援莱西抗“疫”的征程。到达莱西后,孙成帅刚放下行李就紧急集结到莱西流调人员工作大厅。省卫健委带队领导简单介绍了莱西疫情形势、提出流调的具体要求后,他们就立即分组进入到紧张的战斗中。
  “作为一名流调队员,我深知,快速是流调工作的生命,精准是流调工作的基本要求。”孙成帅说,到达莱西当晚,凌晨2点钟,流调工作大厅里依然人声鼎沸,实验室不断地推送阳性感染者名单,接到名单,流调人员就要第一时间流调出密接、次密接,容不得半点迟疑。
  “14天内收快递了没有?收快递时如何消毒的?有没有购买冷链食品?”……每流调一个病例,孙成帅和他的队员们都会仔细询问。时间一长,流调人员口干舌燥,嗓子沙哑。
  “作为一名流调队员,我深知,流调工作需要担当。”孙成帅回忆,一次深夜,他接到一个紧急流调任务,“阳性”感染者是一名青岛城阳区派到莱西支援道路封控的交警,他们一行共40人,他一旦确定为阳性感染者,随行其他人都要被判定为密接面临集中隔离,影响极大。
  在详细掌握并反复确认该名同志和随行人员的活动轨迹,并对其在莱西的唯一风险场所进行排除后,孙成帅做出了该名阳性感染者没有感染途径,很可能是实验室污染或其他原因造成假阳性的判断。经过连夜复采复检,最终排除了该名交警是一名阳性感染者。
  后期小组重新调整,孙成帅担任流调9组的组长,包联莱西市河头店镇,这样一来,他的工作压力就更大了———小组内7名流调队员的报告都要经过他上交,每一个病例的核心信息表、流调重点信息表、密接次密接信息表、流调报告等4项内容在流调结束后都要仔细审核,特别是风险场所研判、密接次密接判定等关键信息需要高度谨慎。
  援外的20多天时间里,孙成帅凌晨2点以前从未睡过觉,常常为了核实一个密接、一个细节,他和队员们反复核对,寻找佐证材料,甚至工作到天亮。
  经过10天的日夜奋战,3月17日,莱西市的感染人数降至20例以下,就在大家感觉稍微松了口气的时候,当日中午,作为日照市的唯一流调队员,孙成帅登上了援助滨州阳信流调队的大巴车。
  鲁北小县阳信,人口较少、财力有限,在阳信的12天时间里,流调队伍经受了很多困难和挑战———疫情暴发初期,因隔离场所不足,流调队伍、采样队伍未做到闭环管理,流调队伍一部分被判为密接,孙成帅被判为次密接后,依然常常工作到凌晨3点。由于人生地不熟,有一次,几个队友反复徘徊在异乡的街头,回到宾馆天都快亮了。为了不耽误工作,稍做休息,他们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又经过20多天的日夜奋战后,3月29日,孙成帅返程。
  “每天超负荷工作,与艰辛为伴,收获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感谢与温暖。”回忆这段经历,孙成帅感慨万分,“医者仁心,用点滴付出汇聚抗“疫”力量,用真心付出守护万家灯火,这是流调工作人的誓言!”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孙成帅:严阵以待,“掐”住病毒咽喉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