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报道
本报讯 自制咖啡、黑暗料理、创意绘画……8月14日晚,记者来到安泰国际广场,一辆辆私家车有序停放在空地上。车主们敞开后备厢,装饰上氛围灯,挂起亲手设计的招牌,一家家微型店铺就这样“开”在后备厢中,赚足来往行人的“眼球”。
“原来是独自欣赏,现在可以让喜欢我设计的人也来欣赏它们,还能赚点收入继续创作。”张女士准备在今年冬天开一家原创小店,原本对投资没有把握的她通过“后备厢集市”证明了自己。“摆摊”第一晚,她设计的耳钉和发箍就卖断货,这也让她为店铺的开张充满信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火遍全国的“后备厢集市”开始在日照兴起。每当夜幕降临,会在许多街角看到一辆辆私家车打开后备厢,摇身一变成为“移动小店”,这个门槛不高、加工制作简单、无需摊位费的经营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经营业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收入有高有低,但选择这种形式的人大多不单纯为了赚钱,大家更像是把社交、爱好和创业的萌芽都装进这个载体,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媒体博主“于小鱼”辗转拍摄过许多城市的“后备厢集市”,他说这种形式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便在于那方寸之间的烟火气。
作为一种年轻、时尚的新消费场景,“后备厢集市”正成为城市夜经济中一颗闪亮的星,它装载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年轻人带给城市的一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