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创新小型水库管护机制,提升专业化管护水平———
全媒体记者 何安娜
通 讯 员 臧旭日
9月1日,伴随着凉爽的秋风,记者走进五莲县于里镇裴家峪水库,只见碧水如镜,波光粼粼,水面与静谧的乡村浑然一体、相映成画,让人赏心悦目。
“现在这水库环境比起以前真的可以说是大变样!”谈起水库环境的变化,村民管仁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以前水库水面上和水库边上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各种垃圾随处可见,水里杂草丛生,堆积的枯枝残叶更是杂乱不堪。去年,水库有了专属“管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们看着心情也舒畅。
管仁杰口中的“管家”,是五莲县水利局创新水库管护体制,将水库安全员、河管员等管护力量统一规范为河湖管理员。
以前,大多数小型水库主要承担防洪任务,没有经济效益,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库管员多由乡镇临时聘用,人员不固定、专业性不强、业务不熟练、安全无保障,水库管理效果不太理想。
为破解小型水库管理难题,五莲县水利局对全县163座小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及64条河道,按“流域+区域”划分为东部、西部两个管护片区,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具备园林和水利资质的企业进行管护,在全市率先实现河道水库管理物业化、常态化。
为保证“专业队伍”的专业性,五莲县水利局对全县选聘的178名河湖管理员,专门组织进行岗前培训,确保他们上岗之前掌握水库管护知识,并通过“小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培训系统”进行实名业务培训,提高管理员管护能力。
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如何保证河湖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争取到县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河湖管护,河湖管理员待遇比以前提高了30%左右,且工资直发到银行卡。”五莲县水利局局长柳春海介绍道,在通过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的同时,该县理顺考核机制,创新“县考乡、乡管企”激励机制,将管护金额的30%作为绩效,根据水利局及乡镇对管护企业考核结果发放,形成了县考乡镇、乡镇管理企业的良性激励机制,有效提高了水库管护效率。
这样一来,一支懂业务、能吃苦、会管理的“专业护卫队”应运而生。据统计,近年来五莲县河湖管理员巡库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目前基本实现全河域动态无垃圾。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创新水库管护体制的同时,五莲县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推进规范水库承包管理工作。针对过去承包合同存在的内容不完善、承包期限较长、定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制定出台《五莲县小型水库承包管理办法》,县水利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五莲县小型水库承包管理办法>的通知》,对管理办法进行细化解析。规范水库承包程序,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保障水库安全运行、保护水库水质条款,完善服从水库防汛、灌溉及维修加固管理等内容。《五莲县小型水库承包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已废除无效承包合同16份,补充完善合同37份。
可以说,五莲县创新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既提升了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水平,又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