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裴颖 通讯员 宋子豪
金秋的日照大地,奋进的足音铿锵。日照财政人精神昂扬,干劲高涨,亮出了这十年的发展答卷———
2012—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78.9亿元增长到187.5亿元,年均增长10.1%,2018年收入总量实现了建市以来首次进位突破;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1574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累计627.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8.7亿元,累计获得上级转移支付支持(不含税收返还)814.2亿元。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70.6亿元,是2012年的1.96倍,年均增长7.8%,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这十年,是日照建市以来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日照市财政局抓实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千方百计扩增量、提质量、优结构,知重负重、破难前行,财政“蛋糕”越做越大,财政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为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为人民织牢“民生网”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这十年,积极财政政策展现新作为———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我们在技术研发、先进设备购进和原材料采购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多亏了财政部门的好政策和资金支持,日照越来越优质的营商环境,给企业创新发展提振了信心,让企业经营更安心,也更专心。”日前,在汽车新品展示厅,日照中兴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唐志军介绍道。
一笔“专精特新”奖励资金,如同一场及时雨,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难题。而2017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2.3亿元,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壮大。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用足用好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助企惠企精准发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企业和人民群众。2019年至今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缓税超过192亿元,2012年以来共减征、免征、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205项,市级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取消,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发挥杠杆作用,政府引导基金“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落地政府投资基金41支,总规模11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2.1亿元,带动其他资本实缴出资50多亿元。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开展,全市纳入财政部管理库的PPP项目55个,撬动社会资本416.7亿元。2012年以来累计发行政府债券313亿元,保障了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的融资需求。
同时,加强财政直达资金分配、管理和监督,既当好“过路财神”,让资金坐上“直通车”直接惠企利民,又不当“甩手掌柜”,实现直达资金下达快、落点准、效果好。2020年以来,直达资金规模达到148.5亿元,累计1452万人次群众和5114家企业受益。
这十年,补齐短板弱项取得新成效———
“小区楼道干净亮堂了,楼前还有健身场所,破损的路面修葺一新,可谓旧貌焕新颜,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感提升了!”去年,东港区实施了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家住石臼街道的张云喜悦地说,这是她一年当中最幸福的事儿。
致力于精致城市建设,市财政统筹资金保重点,集中力量改善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弱项,支持推进秦楼街道等片区房屋拆迁改造工程,提升完善迎宾快捷路、厦门路、青盐铁路、鲁南高铁、日照机场、日照西综合客运站等交通基础设施,支持市图书馆、科技馆、文博中心、体育公园、国际足球中心等文体活动场馆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4亿元,其中专项资金10.7亿元,支持6.6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1.8万多人稳定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跑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持续巩固拓展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省级绩效评价获得优秀等次,连续6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累计获得省级奖励1.15亿元。
聚焦污染防治,建立生态环境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累计投入资金62.7亿元,年均增长15.4%,推动重点排污企业环保设施更新和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农村清洁取暖建设,加强崮河、沭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港口岸线退用还海工程等,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这十年,保障改善民生达到新水平———
崭新的校舍,宽阔的操场,完善的设施,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今秋开学季,东港区天宁小学枣庄路校区启用,迎来了首批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为推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463.6亿元,是上一个十年的4.26倍,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改善高中教育教学设施,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落实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帮扶政策,实现了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动态清零,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全省最高。
民之所需,即为政之所向。十年来,日照财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支出总额达到1760亿元,年均增长7.8%,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保等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擦亮“幸福日照”民生底色。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提升。累计投入资金232.1亿元,是上一个十年的7.1倍,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水平,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面对疫情挑战,近三年统筹资金16亿元,支持医疗救治、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方舱医院及隔离点建设等,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累计投入资金289.9亿元,是上一个十年的6.7倍,支持推动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困儿童等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显著提高,我市各类民生保障标准均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这十年,财政管理改革开创新局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持创新精神,市财政局发挥财政体制改革“突破口”“先行军”作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持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推动“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开展非税收入暨财政票据管理改革,实现非税征管信息互联互通,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建成市级政府公物仓,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资产资源共享共用;实行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明确责任关系。规范市与区县基本公共服务、城建交通、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理顺城区城市建设及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与区县财政关系。
加快财政管理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启动实施以“两强化、三转变、四规范、五统筹”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管理,推进预算与绩效一体化,建立国有金融资本监管体系,构建政府投资“四横一纵”评审机制。
听,一个个工地、车间,演奏机器轰鸣的工业交响曲;看,一片片田野、山村,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走,一步步丈量、实践,见证现代化海滨城市令人鼓舞的精彩蝶变。
十年奋进路,阔步新征程。日照财政人将城乡发展的每一块“沃土”,当成服务发展的“热土”,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继续开创日照财政锐意进取新局面,奋力谱写日照财政改革发展新篇章。